机器人keeko
KeeKo
儿童智能机器人研发商
+关注
已关注
已点赞
点赞
转发
已收藏
收藏

NEWS!


金秋九月是每年新生的开学季,9月10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各大媒体纷纷对学校的新气象开展报道,经常有网红老师、网红学生出炉。最近,各地学校陆续开学,第一个网红老师也已经诞生。不过和以往不同,今年的“网红老师”居然是个机器人!


图片


“霸版”又刷屏

中国机器人keeko在海外又“火”


今年7月,厦门同安兴国幼儿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摩会,和以往的课堂不同,三个憨态可掬的机器人老师keeko也参与其中,和老师一起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给小朋友们讲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教小朋友们如何分辨不同种类的垃圾。善于捕捉新闻点的新华社记者付敏注意到这个变化,采访撰写了一篇题为《AI robots newest recruits in China's kindergartens》的报道。稿件在新华社《中国特稿》网站发布后,立即被《中国日报》发表。


图片
图片

中国幼教领域的新动态立即吸引了国际媒体的目光。著名通讯社法新社立即跟进深入采访,精心制作了一系列跟keeko机器人有关文字和视频报道。


图片

法新社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8月29日开始,全球各地媒体开始纷纷把目光聚焦到这个机器人老师身上:


法国新闻广播集团刊发了视频新闻报道

图片



欧洲著名电视台《EURO NEWS》

图片


东南亚著名财经日报《THE BUSINESS TIMES》(《商业时报》)用半版编幅介绍了这位机器人老师:

图片


还有总部位于沙特的《ARAB NEWS》(阿拉伯新闻报)

图片



英国著名的老牌媒体《MAIL》(每日邮报)

图片


香港的《南华早报》

图片


马来西亚的《婆罗洲邮报》

图片



印度老牌媒体《THE HINDU》(印度教徒报)

图片


葡萄牙语系的《Notícias ao Minuto》

图片


《ROBO DAILY》(机器人日报)

图片


其实,这已经不是keeko第一次在海外霸屏。作为中国幼教机器人的典型代表,keeko从一推出就获得世界媒体的关注,2017年,全球最大的西班牙语通讯社埃菲社、今日俄罗斯、欧洲图片新闻社等国际媒体就关注了keeko机器人,做了专题报道。



图片
图片


其中,埃菲社的消息还被我国《参考消息》用头条位置、半版的篇幅转载。

图片



从“给孩子的礼物”到小老师

“网红”keeko的成长史



keeko机器人还有一个可爱的中文名字:“小科”。其实,他2016年6月才正式发布,2017年初开始量产并推向市场。


机器人的发明人郭长琛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长期在太阳微电子公司任职,2015年在家乡福建创办了智童时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这台机器人。


图片


教育是中国家长最关注的焦点,keeko机器人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教育。郭长琛希望用所学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用新技术推动幼教行业发展。机器发布后不久,智童时刻就推出了实物编程技术“小小编程”,让小朋友可以在和机器人互动时,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017年,keeko机器人开始进入各地的幼儿园,不过此时更多是作为小助教、小伙伴的角色。为了能够让keeko更能胜任老师的角色,智童时刻分别和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教育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人工智能与言语智能产学研联合实验室,让专家们帮助keeko快速成长。


9月,公司还发布了家庭版的机器人keeko小水滴。

图片

在专家们的帮助下,keeko的能力迅速成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2018年4月27日,在日本举行的亚洲语言学习论坛发表了一篇来自香港的论文《Foreign language adoption of young learners (3-6 years old) through the robot》,介绍了香港一所幼儿园的老师用keeko机器人辅导非汉语母语的幼儿学习中文的教学实践。

研究证明,在20个随机选择的孩子中,有15个孩子汉语水平获得有效提升,不仅扩大的词汇量,口语水平也显著提高。老师们认为机器人可以用来帮助幼儿发展语言技能,并且在相关的活动中发挥作用,比如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练习阅读和发音能力、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词汇量水平并据此优化后续的教学方案。此外,keeko的易用性也获得老师的认可。

图片


这篇论文从学术角度,认可了keeko机器人帮助老师开展教学、提升教学习水平的功能。而此时,郭长琛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角色,更好地服务幼儿教育。


今年,智童时刻正式推出基于keeko机器人的“AI双师”服务,keeko机器人正式获得“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为一名光荣的幼儿老师。keeko“执教”的第一个课程是幼儿编程课,这套课程目前有16节课,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系统了解编程的概念,培养编程思维。


课程推出后,keeko机器人迅速获得老师和小朋友的认可,各地幼儿园纷纷引入,于是有了国际媒体的标题——《Robot teachers invade Chinese kindergartens》(机器人老师涌入中国幼儿园) 。



成长进行时

keeko要把“AI双师”进行到底



作为中国教育机器人的代表,keeko机器人出尽风头,不过在郭长琛看来,“AI+幼教”的征程才刚刚开始。他介绍说,keeko才刚刚进入幼教行业,未来智童时刻还将专注于“AI双师”,让keeko机器人越来越胜任“幼儿教师”的角色。


图片


郭长琛介绍说,智童时刻推出的“AI双师”服务,包括AI课程制作、AI双师课堂、AI课程优化三个环节,通过机器人交互和普通老师助教相结合,既实现了机器人课堂的生动有趣,又能保障课堂的实时互动,机器人和老师一起,可以开展很多有趣的AI课程。

“孩子们喜欢机器人,愿意跟机器人一起学习新鲜有趣的知识。”郭长琛说,不过教育是一件十分专业的事,需要资深的教育专家参与才能做得更好。


为此,智童时刻开发了一个AI内容平台,让优秀老师、课程商可以更轻松地把传统课程转变为用机器人可以胜任的AI课程。郭长琛介绍,目前推出的16节编程课只是“小试牛刀”,未来这门课程还将继续拓展,覆盖学前教育的各个阶段。


此外,智童时刻还与不少著名的合作伙伴展开合作,目前已经有几套课程正在研发当中,范围包括幼儿英语、思考力开发、幼儿安全教育、情绪管理等等。


图片
推荐
来自Kee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