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嘉兴风电科技研发项目——基于无人机自动化及AI图像识别的叶片巡检研究验收后首飞。该项目实现了海上风电场风机叶片的无人化、智能化、自动化巡检,进一步提升了风场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其中创新性使用配备机巢的无人机、建立风场叶片缺陷数据库等部分关键技术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嘉兴1号风场面积大,风机种类多,高达百米的风机单叶片就有70多米长,以往传统人工巡检需要维护班组出海到达现场,通过望远镜不停变换点位观测叶片全貌,但采用无人机巡检后,远程一键式操作就能实时准确观测和分析风机缺陷情况,大大减少专人巡检叶片的频次,节约了出船费用,高效、方便又安全。”林玮介绍了风场的无人机应用情况。在这片海上风电场,74台浙能风机擎天而立,张开“巨翼”捕捉海风,源源不断地向电网输送清洁能源。
△ 巡检无人机近景图。
无人机叶片巡检项目于2024年1月启动研发部署,通过“多个无人机机场+大小飞机联动”的巡检模式,实现海上风电叶片自动巡检。该项目投用后,工作人员只需在集控室远程控制中心一键操作,布置在海上升压站的大型无人机即可自动启航至风机位点,完成自动航线建模、数据采集及回传任务。随后布置在风机承台的巡检无人机将自动获取建模无人机生成的航线信息,运用可精确至毫米级别的AI智能算法,开展风机叶片巡检,精准识别叶片表面是否有裂纹、气泡、掉漆、胶衣脱落等缺陷,及时发现细小隐患,有效提升了叶片巡检效率、准确性,并大幅降低了人工高空作业的风险。
△ 一架建模无人机刚刚起飞,准备进行航线建模。
随着建模无人机完成航线建模,集控室远程操作人员立即下发指令,在碧波万顷的海上,巡检无人机缓缓升起,在海风的轻抚下,沿着预定的航线平稳飞行,穿梭于高耸的风机之间,灵活地飞行调整角度,精准捕捉叶片的每一个细节。经过半小时的飞行,巡检无人机顺利返回机巢,圆满完成首飞。
△ 巡检无人机准备出发巡检。
嘉兴风电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海上风电场的科技创新,今后将进一步扩展无人机的续航里程与作业半径,并逐步推广至集约化管控的各风场,全面提升海上风电场整体叶片巡检水平,同时继续聚焦智慧运维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效益,努力将科技创新作为驱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文字提供:叶江彬 程 杰
图片提供:石志杰 许志恒
本期编辑:江 欣 魏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