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区域臻智妇幼平台提供“微服务”成功实现与异构HIS深度互联互通 喜大普奔 近日,在雅安市妇计中心、雅安市人民医院,以及东软集团的多方配合下,经过数月打磨,中联首个妇幼保健“微服务”项目在雅安市人民医院上线并稳定应用。疫情后上线短短几个月新建档案量已超过1200人,产检服务量近5000人次,应用效果受到院领导和一线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这也标志着中联臻智妇幼提供“微服务”成功实现与异构HIS深度互联,又一次走在了行业前列。 中联“机构微服务” 到底是个什么? 机构微服务的由来 一个区域的中大医院是该域妇幼业务的开展主体,所以区域妇幼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中大医院数据采集的问题。全国多年多地前赴后继的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妇幼平台想解决中大医院数据采集的问题,主流的思路有以下三种: A、业务直报 通过行政考核让下级所有参与妇幼卫生业务的单位安排专人进行录入。 缺点:管结果不管过程;录入工作量大;数据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 B、 UI内嵌 通过把妇幼平台录入的结果页面(web)嵌入到HIS门诊医生站中,实现部分数据自动提取(病人档案、检验检查),然后通过行政命令,让医生在看诊过程中录入数据。 缺点:因为没有纳入到医院门诊实际业务流程,所以在中大医院大部分录入工作是不可控的——可录可不录;其次是不同医院有不同的业务场景,妇幼平台统一的录入模板,并不能解决业务差异化问题;医生护士的实际工作量还是会增加;最后,这项工作对于接受服务的妇幼人群来说获得感不强。 C、数据接口 妇幼平台提供接口标准,要求每家医院根据接口标准进行接口对接。 缺点:现实中,绝大多数医院根本没有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只有基础his,根本无法对接;即使有的医院有院内保健信息系统,但是要达到双向互通且稳定高效,其对接成本也是非常巨大,建设时间周期会很长。 中联“机构微服务”的建设思路 基于上述背景,中联“微服务”,以产前保健业务为例,将产检服务拆分成多个“微服务”,按产科门诊、住院,以及医生护士角色、业务管理角色多个维度进行细分,具体包括孕产妇基本信息服务、产检测量服务、产检看诊服务、产检高危评估服务、分娩信息服务、危重新生儿转诊服务、危重孕产妇转诊服务、移动端预建档服务、孕期视图服务、产科电子病历服务、花名册统计、服务统计等。 以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建设架构图如下: (注:图中所示服务为针对某三甲医院业务需要提供的围产期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