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质量把控的核心环节 —— 钢筋拉伸检测中,传统人工操作常面临 “效率低、风险高、数据偏差” 等痛点,而广州数控 GSK 35 公斤机器人与万测试验机的协同方案,为检测院打造了全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重新定义钢筋检测的标准化与高效性。
从硬件适配来看,GSK 35 公斤机器人针对钢筋试件特性优化设计:其末端搭载定制化防滑夹具,可稳定抓取直径 6-32mm 的圆钢、螺纹钢试件,夹具加持力精准可控,避免试件滑落或形变;机器人臂展覆盖检测工位全范围,重复定位精度达 ±0.05mm,能精准将试件送入万测试验机的夹持装置,杜绝人工对位偏差导致的检测数据失真。同时,机器人机身采用防尘防油污设计,适配检测院车间多金属碎屑、液压油雾的复杂环境,满足工业级高可靠性需求。
在流程自动化层面,该方案实现 “试件上料 - 定位夹持 - 拉伸检测 - 废料回收” 闭环:1. 机器人从料架自动抓取待检测钢筋,通过视觉传感器确认试件规格,匹配对应检测参数;2. 精准将试件两端送入万测试验机的上下夹头,触发试验机自动夹持;3. 拉伸检测过程中,机器人保持待机状态,实时接收试验机反馈的拉力、位移数据,待检测完成后,快速取下试件(合格件归位、不合格件送入废料箱),并抓取下一组试件,全程无需人工介入。对比传统人工操作,单批次检测效率提升 40% 以上,且避免了人工搬运重型试件时的砸伤风险、接触高温试件的烫伤风险。
从行业适配性来看,该方案深度贴合检测院需求:一方面,支持灵活切换检测标准,可根据 GB/T 228.1-2021 等国家标准,通过 GSK 机器人控制系统快速调整抓取力度、送料位置,适配不同强度等级钢筋的检测要求;另一方面,具备数据互联能力,机器人可与检测院的 LIMS 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对接,自动上传检测试件的编号、抓取时间、对应检测数据,实现 “试件 - 数据 - 报告” 全程可追溯,减少人工记录的失误率。
目前,该方案已在多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院落地应用,例如在华南某检测院,GSK 35 公斤机器人单日可完成 200 + 组钢筋拉伸检测,较人工操作节省 2-3 名操作员,且检测数据合格率偏差率降低至 0.5% 以下,既解决了检测院 “用工紧张、效率瓶颈” 的现实问题,也为建筑工程原材料质量把控提供了更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撑,成为 #搬运机器人# 跨界服务建筑检测领域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