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高科
关注
已关注
产品&解决方案
通过光固化或挤出工艺实现高性能陶瓷材料的3D打印,创新点包括开发多材料复合陶瓷配方和数字模型驱动的层间梯度控制技术,以提升抗热震性和机械强度,满足极端环境应用需求。
基于粉末床熔融(如SLM技术)和定向能量沉积工艺,专注于高性能金属零件的数字智造。创新点体现在采用AI算法优化熔池温度和应力控制,减少打印缺陷,提高零件疲劳寿命和精度,服务于航空航天关键部件的国产化。
该技术采用连续纤维(如碳纤维)与热塑性材料复合的3D打印工艺,专注于实现航空航天等高要求工业领域的轻量化部件制造。创新点包括优化连续纤维的连续打印路径规划和实时监控系统,提升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和整体结构强度。
协同高科为北方重工集团提供增材制造解决方案,针对军工装备轻量化需求,应用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具体做法:协同高科团队设计并制造出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框架结构,优化了原有部件的应力分布,使整体重量降低25%,同时满足严苛的防震和耐高温要求。该合作通过小批量生产验证后,已实现产业化应用,显著提升装备机动性和耐久性。信息来源:2021年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年度报告(可查证官方文件)。
协同高科服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单位,利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开发火箭发动机关键部件。具体方案包括:基于客户提供的设计图纸,协同高科采用SLM(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制造出高性能钛合金部件,实现了部件减重20%、抗疲劳性能提升15%,并通过了严格的质量认证测试。该项目解决了传统制造中的精度和重量问题,直接应用于长征系列火箭中,提升发射效率和可靠性。信息来源:2022年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公开发布的项目案例报告(可查证官网或行业报告)。
基于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提供针对航空航天领域的轻量化部件制造解决方案,确保高性能和可靠性,满足国防工业标准。
聚焦共性技术和核心制造工艺的创新,实现增材制造的国产化替代和产业化落地,服务于航空航天等重大国防工业的技术需求。
设计和开发高性能的3D打印设备系统,包括定制化装备和智能化控制模块,支持多种打印技术的集成与产业化应用。
查看更多
融资次数
4
员工数量
小于50人
专利数量
66
公司简介
深圳协同创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由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深圳市3D打印协会会长单位光韵达,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单位沃特股份以及行业专家、领航者、多名博士团队共同出资成立,是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拟组建的广东省增材制造装备创新中心的唯一运营主体。核心以面向航空航天等重大工业领域的轻量化、高性能、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通过连续纤维、金属、陶瓷增材制造等多种3D打印技术及装备产品研发,面向航空航天等重大国防工业进行技术突破和产业拓展,通过开展多项关键或共性技术突破实现先进制造板块的国产化及产业化推进。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入选”2022年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经营范围
企业管理咨询、投资顾问、商务咨询、创业投资、实业投资、投资信息咨询、从事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物业管理、房屋租赁、设备租赁、技术信息咨询及服务、技术成果转让及培训、企业孵化器管理、展览展示策划及会展服务、3D打印技术及产品、3D打印设计、材料、设备、工艺、软件、三维打印服务和应用平台及软件平台的研发及销售。国内贸易;增材制造;增材制造装备制造;增材制造装备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国内贸易代理;通用零部件制造;五金产品制造;塑料制品制造;3D打印基础材料销售;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机械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工业设计服务;3D打印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主营业务
专注于连续纤维、金属和陶瓷等增材制造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服务于航空航天和重大国防工业领域,推动轻量化、高性能、数字化智能化的国产化和产业化进程。
公司全称
深圳协同创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
¥3,000万
成立时间
2019-07-01
法定代表人
姚彩虹
电话
0755-82923379
邮箱
cn@3dpic.com.cn
地址
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和平社区兰金四路19号华瀚科技工业园3号厂房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