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资讯
- 研究
- 视频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袁斯茹在深圳创业的香港青年何耀威,今年以来可谓十分忙碌。一方面,由他创立的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刚刚拿到了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证书,首款产品正式上市。另一方面,他也会穿着“福田义工”红马甲,在自己公司附近的核酸检测点提供志愿服务。2018年,舒糖科技正式落户位于福田区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致力于研发无创血糖监测可穿戴设备。何耀威表示,“深圳是个适合追梦的城市。”血糖监测不再“扎手指”早在90年代,何耀威就从香港来到深圳,在此耕耘近30年,可称得上是一名“老深圳”,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成长与蜕变。2013年,他开始涉足智能穿戴行业。“当时我父母患上糖尿病,每天扎手指测血糖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2月21日,成都迈科科技有限公司的TGV(玻璃通孔)三维集成技术中试产线正式在东莞基地投产,年产能约7万片,年产值约达2至3亿元。TGV(玻璃通孔)三维集成技术中试产线投产仪式现场这家企业由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张继华于2017年创办,以“后摩尔时代的三维封装基板领头羊”作为目标。TGV玻璃通孔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三维集成的关键技术,张继华带领团队在2021年已率先实现了最小孔径9微米、深径比可达50:1的玻璃通孔领先技术,并已小批量供货。短短一年之后,迈科中试产线投产,标志着企业从TGV产品开发迈向量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期《天府科创家》,天虎科技将对话迈科科技创始
图: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团队在“工大创谷”研发空水两栖远程巡检平台。\\新华社粤港澳大湾区深港科创力量不断深入合作,涌现出一批研发实力强、产品科创属性高的企业,与此同时,上述企业产品落地慢、商业化难度大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给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带来一定压力。政府层面支持科技创新的资金可以跨境使用、令科创项目可以更好利用深港两地优势得以稳健发展。2月14日,位于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收到来自香港的首笔知识产权融资,标志着首个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该司首席执行官、港青何耀威告诉记者,此次成为以知识产权实现跨境融资的“首吃螃蟹”企业,有了享
央广网深圳3月1日消息(记者夏燕)“为什么中国的硅谷会出现在20年前的代工厂遍布、10年前还被称为‘山寨之都’的深圳?”这是曾经萦绕在深圳研究者心头的一大“科创之问”。(资料图)这与深圳“硬科技”力量崛起密不可分。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迈进制造业强国的下一个突破点,“硬科技”才是实现制造业底层逻辑“换挡”的关键所在,亦预示着大湾区的未来所在。为什么是深圳?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跟随“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一探究竟。聚湾区之力敢于“首吃螃蟹”一条深圳河穿流而过,北侧是深圳,南侧是香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
成都迈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坐落于成都高新西区,先后获得成都技转创投、科服集团天使轮投资,以及川发展院士基金、帝尔激光(股票代码:300776)、一盏资本等Pre-A轮融资。三维集成已成为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的主要形式。公司立足三维集成微系统关键材料与集成技术,依托在玻璃通孔(TGV)技术和无源集成(IPD)技术方向的领先优势,发展成一家以TGV、IPD技术服务和相关产品生产的“硬科技”企业。公司是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转化企业,在玻璃高深宽比3D微结构、超高深径比填充、高品质IPD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能力。研发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全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谭彪8月29日,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全文正式公布(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港籍人士何耀威是最早到河套合作区吃螃蟹的那波人,他认为,规划的出台,有效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何耀威的办公室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第一高楼,站在落地窗旁可以一眼看到对岸的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了深港的联系,也便捷了来深创业的港青。八年前,他带着愿景和执着来到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2015年,何耀威创立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舒糖”),研究无创检测血糖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舒糖的始创团队都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不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