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资讯
- 研究
- 视频
"这个周末,“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编程实践活动开源硬件项目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开源硬件创意智造专项赛”在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举办。该项赛事由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指导,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静安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少年科学院承办,上海师范大学、徐汇华理学区协办,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本次大赛主题为“智能可穿戴设备”,要求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设计制作具有未来科技感、功能多元化,兼具便利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参赛学生2人一组,围绕赛事主题,运用所学知识,现场完成科
"原标题:亦庄身影,服贸会里的“机器人总动员”来了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上旬在京举行作为今年服贸会8个行业专题之一服务机器人智能科技专题展区将带来最前沿的硬科技盛宴瓦里安、大艾机器人等多家区内企业将携产品亮相今年服贸会上,瓦里安将带来最新型ProBeam质子治疗系统模型,该系统采用先进的高速笔形束扫描技术,配备的质子系统“心脏”——领先的超导回旋加速器,能以超过16万公里/秒的速度杀死肿瘤细胞,尤其适用于儿童肿瘤、肝癌以及头颈部肿瘤等治疗。据瓦里安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晓介绍,从质子治疗来说,它和一般的癌症的治疗方式的不同点,是它能精准控制能量释放,使治疗癌症的“能量
"在今天下午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汇集暨火炬传递起跑仪式中,有一位截瘫患者火炬手身穿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走完全程,他便是邵海朋。△火炬手们将采集到的火种汇集到火种台。他曾打破机器人行走马拉松世界纪录,而他所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正是由北京经开区企业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艾机器人)自主研发的。△邵海朋(中)。邵海朋:“很荣幸能够参加冬残奥会,而在外骨骼机器人的辅助下站起来独立行走,也让我感受到科技助残的力量。”他与大艾机器人结缘于2017年,作为临床试验志愿者接触到外骨骼机器人。当时邵海朋因高空坠落导致截瘫,双腿失去行走功能,只能借助轮椅出行,通过3个月的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训
"原标题:火种汇聚,Ai外骨骼机器人全球首秀火种汇聚,Ai外骨骼机器人全球首秀科技日报记者何亮3月2日下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汇集暨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天坛公园祈年殿举行。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采集的8个火种,连同在残奥会发祥地英国曼德维尔采集的火种,共9个火种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在火种汇集仪式上,点燃火种台的9位代表中有一位穿戴着外骨骼机器人的火种汇集选手吸引了全场的瞩目。只见他步履轻松走向火种台,顺畅完成了汇集动作。他是曾打破机器人行走马拉松世界纪录的邵海朋,而他所穿戴的这件Ai外骨骼机器人正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大艾
"摘要:源于‘平凡’成于‘非凡’大艾机器人助力杨淑亭圆梦冬残奥会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取得杰出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代表。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的最后一天,一位90后选手穿戴大艾外骨骼机器人站立行走传递火炬的画面令人难以忘怀,她就是被誉为最美“90后”火炬手——杨淑亭女士,是新时代女性的杰出代表。源于‘平凡’成于‘非凡’机器人助力杨淑亭圆梦冬残奥会杨淑亭出生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18岁那年,一场交通意外彻底粉碎了她的梦想。“胸椎爆裂骨折导致完全性脊髓损伤”,对于杨淑亭和她的家庭,医生给出的诊断无异于晴天霹雳。轮椅禁锢不住顽强向上的灵魂,她以十年如一日的励志精神为自己赢得了
"原标题:科技助力肢体残障人士站立行走穿上外骨骼,摆脱轮椅不是梦一名截瘫患者在外骨骼辅助下起身站立。新华社记者刘坤摄◎本报记者唐芳过去,很多人一瘫痪就要一辈子依靠轮椅。外骨骼的出现,改变了重症肢体残障人士几乎无法行走的困境。当人体骨骼、肌肉的功能缺失时,外骨骼提供了如骨骼一样的支撑、像肌肉一样的驱动源。近日,借助自研的人体外骨骼,身患脆骨症的“扭扭车男孩”张亮第一次站起来了!他走了16米,花了大约5分钟。“视角变高带来的感官冲击力非常震撼。”张亮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他平均一周做两三次行走训练。谈及自研外骨骼的初衷,张亮说:“我从仿生结构出发,尽量让它更加实用、简单。”让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