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资讯
  • 研究
  • 视频
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4月11-14日在上海盛大举办。本届CMEF,精锋医疗携有史以来最全产品阵容重磅亮相,包括明星产品多孔和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以及机器人双控制台系统、机器人手术模拟器、3D高清电子腹腔镜等,全面展示了国产高端医疗装备企业在微创外科领域的原研技术创新实力,吸引了众多医疗专家、采购商、经销商代表等参观体验。腔镜机器人作为手术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细分领域,将开放式手术与传统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手术操作精度,还可以缓解医生疲劳,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术后恢复期,实现了以往手术操作难以达到的精准度和手术视野范围,进一步提
4月23日,深圳市首次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试验启动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举行。此次启动会标志着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首次在深圳进行临床注册研究,开创了行业先河,对于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以及手术机器人技术在临床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机器人手术代表了微创外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它不仅是当下的热点,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手术以其精准度高、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正逐渐成为外科手术的新标准。胸外科是微创手术领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本次注册临床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医务部部长、胸外科病区主任郭晓彤团队实施。通过对精锋单孔腔镜手
南京西格玛医学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11月24日,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精锋®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SP1000,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上市批准(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33011753)。该产品的注册获批,标志着我国本土医疗器械创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自此,精锋医疗®也成为中国首个、国际第二个,掌握多孔和单孔腔镜机器人核心科技,且两款产品都已获批上市的公司。国家药监局公示信息截图01解决“卡脖子”难题填补国内空白助力中国医疗走向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相较于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单孔机器人进行手术时所需创口更少,相应的对技术的要求也更为复杂,一直是全球领先
人工单日检测量为16个,而机器人每天可检测1028个,检测样本数量是人工的六十多倍。戴纳科技已申请超过700项国家专利,200余项获得正式授权,其中120余项为发明专利。2013年,戴纳科技成为国内首家研制装配式实验室的公司。2018年,戴纳科技获得全球实验室行业最高奖项之一“国际卓越奖”,这也是亚洲实验室行业首次获此殊荣。本报讯(记者郭晓妍赵自谦)只需人机交互指定检测项目和设置移动路线,机械臂夹着夹爪就开始了工作:自动拧开瓶盖,利用超声波检测瓶内液位高度,自动安装吸管并吸取样本……一份液体取样即可完成,后续将进行全自动化的称重、检测。这是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戴纳科技”)自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戴纳科技”)是一家在科研实验室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实验室设计、装配式实验室的构建与维护、基于先进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实验室场景实现,以及包括拉曼检测、微重力、微流控在内的多种高端实验室设备的研发与创新。凭借其在行业内的卓越贡献与持续创新,戴纳科技已成功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及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殊荣。当前,国家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实验室建设,科技进步又驱动了行业对现代化实验室的需求,为实验室建设行业带来持续增长动力。目前,行业正朝着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现
参考消息网2月24日报道据香港亚洲时报网站2月23日报道,为了跟上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的“神经连接”公司的脚步,中国最近针对希望对人类进行脑芯片研究的企业发布了一套伦理准则。报道称,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中说,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应获得被试或其监护人、法定代理人的书面知情同意。在此指引出台前,“神经连接”公司今年1月成功将一枚脑芯片植入人类大脑。报道指出,根据发展“新质生产力”概念,中国将进一步培育自己的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开展人工智能、新一轮互联网迭代以及人形机器人和脑机接口研究。市场上主要有三类脑机接口。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是在头皮外侧采集脑信号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