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资讯
  • 研究
  • 视频
在2024东湖论坛前沿科技体验活动中,武汉的创新企业展现了令人瞩目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展台前的精彩互动吸引了大量观众。观众通过佩戴数据手套,模拟倒水的动作,而旁边的机械臂准确无误地复刻了这一行为。这一幕不仅展示了先进的机械臂遥操作技术,更体现了人机交互的未来趋势。这项技术是武汉灏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灏存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刘鹏,市场运营负责人,向记者兴奋地介绍:“我们的肢体动作识别设备可以通过8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用户的动作,任何关节的微小移动都能在3毫秒内被捕捉到。”除了灏存科技,武汉华威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威科”)也在论坛上展示了其独特的触觉感知技术,通过灵敏的电子皮肤与机
在2024东湖论坛的前沿交叉科技体验活动中,观众们被带入了一场与未来科技紧密相连的体验之中。特别是灏存科技的展台前,体验者们戴上数据手套,通过简单的动作,比如倒水,机械臂能够精准复刻这一动作,成功将水倒入杯中。这种“神奇一幕”不仅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还揭示了肢体动作识别技术在此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在论坛的主会场,各类人工智能设备和交互式体验让人目不暇接,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的关注,展现了武汉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雄心壮志。灏存科技的市场运营负责人刘鹏表示,肢体动作识别技术结合算法的实时监测能力,使得佩戴者的任何关节活动都能在3毫秒内被捕捉。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机械臂的实时反应能力,同时也为人形机器人构
人形机器人在武汉加速走向现实在武汉,一批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产业化。今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商用元年”,这类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光谷聚集了格蓝若、华威科等多家上下游优质企业,在柔性电子皮肤、机器视觉、灵巧手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陈学东院士团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大壮”身高1.8米,体重95公斤,拥有全套金属仿生关节,能轻松稳定地举起80斤重的物体。这款机器人主要面向电站巡检运维场景,负载能力强,结实且智能。陈学东表示,人形机器人技术将在3C制造、汽车生产、灾害救援、危险作业、智慧物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格蓝若工程师袁方博士介绍,目前双方将电网设施作为人形机器人初期产业化的关键潜力领域
1月15日,围绕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省市工作部署,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鲁宇清前往武汉华威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调研科技创新发展工作。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孵化器是孕育企业这一科创“主力军”的摇篮,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战略引领力量。鲁宇清走进企业展厅、实验室,察看了最新产品,了解技术创新、产品应用、人才需求相关情况,围绕下一步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同相关负责人开展讨论。华威科由熊有伦院士于2011年发起成立,传承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创新基因,以磁、柔性电子智能感知为核心发展方向,成功研发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等产品,感应点面积仅1平方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如今,武汉华威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所开发的“电子皮肤”技术又将这一趋势推向了新的高度。这一创新性研发成果使得人形机器人能够具备类似于人类的触觉感知能力,有望在多个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技术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机器人感知能力的重大突破,也为未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华威科的“电子皮肤”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触觉感知系统。这些黑色小片的电子皮肤,经过精密的生产工艺制造而成,包含了高达105个感应点。当这些感应点被整合到机器人的手部、躯干或足底时,就会极大提升机器人的触觉反馈能力。一只具有1000个以上感应点的机器人手,能够真实地感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而在这个变革浪潮中,常州飞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智能机器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最近,该公司在江苏省常州市正式注册,注册资本达到了1000万人民币,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其强大的资金实力,更标志着智能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的全新篇章。常州飞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为廉与其全资股东北京慧为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开辟了无限可能。根据天眼查App提供的信息,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涵盖了技术服务、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安装及维修等。这意味着,飞鱼机器人将不仅仅局限于生产产品,更是在技术推广和应用服务上具备强大的实力。从日常生活的实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