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资讯
  • 研究
  • 视频
"原标题:力合周报丨4家力合科创在孵在投企业荣登“2022未来医疗100强”榜单01力合科创资讯LEAGUERINFORMATION4家力合科创在孵在投企业荣登“2022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力合科创)近日,动脉网重磅公布了——2022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力合创投在孵在投企业海杰亚医疗荣登中国创新医疗器械榜及价值领域榜,3家力合创投在孵在投企业蓝晶微生物、亦诺微、未知君荣登中国创新生物医药榜。创立于2015年的未来医疗100强榜是由VB100、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推出的国内第一个针对非上市企业的创新医疗领域榜单,是目前生命健康领域最受产业界、资本界关注的年度评选。力合科创与“清科”共同“碳”
"原标题:肿瘤治疗领域受资本追捧来源:中国医药报9月1日—15日,国内外多家医药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抗肿瘤等领域依然是投资机构追捧热点。不可逆电穿孔技术研发企业睿刀医疗获1亿元融资9月1日,上海睿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同资本领投,融资所得将用于公司产品研发、优化升级、适应症拓展及临床试验等。睿刀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不可逆电穿孔领域的医疗科技公司。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又称纳米刀,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非热消融治疗技术。该技术以超短脉冲形式作用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产生穿膜性电势,在细胞膜上形成纳米级亲水性孔隙,使细胞内外环境失衡,最终诱导细胞凋亡,在实体瘤
"“十四五”时期是医疗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医疗健康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投资人偏爱哪些赛道?近日,艾媒网通过艾媒数据中心(data.iimedia.cn)查询并统计了《2021年9月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数据》。在过去的9月份,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有38起融资发生,融资总额超80亿元。分轮次来看,泛B轮、泛A轮事件分布最多。分领域来看,生物制药、专科医疗、综合医疗服务、医疗设备、医疗机构等细分领域均有项目获得融资。融资规模:融资38起,总金额84.92亿元艾媒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9月,国内医疗健康行业共发生38起融资事件,包括今是科技、安济药业、创胜集团、思纳福医疗、轶诺药业、普迈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我们今年购买的12项栓塞微球专利技术,原本需要360万元,北京市专利转化专项按最高额直接给我们补贴了100万元。”10月10日,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亚杰”)技术总监、教授级高工肖剑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专利转化运用事关国家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研发主体可以通过专利转化运用获得实际收益并反哺创新,市场主体也可以通过及时获取专利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而创造更大市场价值,但是专利转化的成本投入、资金运转和风险等因素往往会成为专利转化的重要阻碍。为此,2022年,北京市启动了专利转化专项实施工作,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对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提供资金
"近日,由睿刀医疗主办的“睿锋所向,惟新致胜”不可逆电穿孔技术专家研讨会暨不可逆电穿孔技术专家组启动会成功举行。数十位泌尿外科专家齐聚一堂,分享了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对前列腺癌患者治疗的使用经验及效果,探讨了今后不可逆电穿孔扩大应用的广阔前景。北京医院泌尿外科专家认为,目前,腹腔镜及机器人根治术是当前泌尿外科医生最为信赖的治疗方式。但仍存在患者较为关注的生活质量问题。据报道,根治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在11%-87%范围内,根据评估的时间以及评估手段的尿失禁在0%-87%范围内。因此,基于“非热效应”原理研发的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被认为是局灶治疗方法之一,而现有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其在保留器官
"购买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1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原需要数百万元支出,因北京市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的支持,企业一次性就获得100万元的高额补贴,这是近期发生在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海杰亚)身上的真实案例。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成效突出,获得表扬激励。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获得表扬激励的五地方施以多项政策优惠与倾斜,其中,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就是北京市落实激励措施的重要方面。此外,扩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领域、接入知识产权数据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