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资讯
- 研究
- 视频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博姚恒嘉)1月24日,雄安新区“基金+项目”投融资对接会暨雄安新区中关村2024年英“雄”汇启动仪式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河北省商务厅、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主办,将充分发挥基金招商优势,为拓宽河北全省基金招商对接渠道发挥积极作用。图为雄安新区“基金+项目”投融资对接会现场。河北省商务厅副厅长张记方、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于国义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雄安新区是“未来之城”,在聚焦投资基金和项目要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期待各界朋友继续支持河北、支持雄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会上,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介绍了2024年投资方向
河北日报记者曹铮2023年8月24日,《河北雄安新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措施》提出大力引进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旨在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企业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政策执行以来,企业获得感如何?1月22日,记者走进3家企业,了解政策带来的利好。“新政策全面提升了雄安新区企业被初次、再次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补助力度,大幅提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的补贴力度,进一步突出了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激励。”对于大幅提升奖补力度,河北雄安昝岗混凝土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任铁钺颇有感触,公司
《河北雄安新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落地显效真金白银“落袋”企业创新发展底气足1月18日,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内,芯联新(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产品检测。河北日报记者曹铮摄2023年8月24日,《河北雄安新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措施》提出大力引进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旨在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企业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政策执行以来,企业获得感如何?1月22日,记者走进3家企业,了解政策带来的利好。“新政策全面提升了雄安新区企业被初次、再次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
河北日报记者曹铮如何让有潜力的好项目和有意向的投资方互通有无、加强合作?1月24日,雄安新区“基金+项目”投融资对接会暨雄安中关村2024年英“雄”汇启动仪式举行。一场活动搭建起金融与产业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企业与企业间牵手合作的平台,共同助力雄安新区产业集聚。基金与项目“面对面”“这次真是来对了!”1月24日,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冰的路演刚结束,就有创投机构负责人上前洽谈。双方互留联系方式,约定会后继续保持交流。这是李冰第二次来到雄安新区。去年11月,她曾以参观者的身份来过一次,彼时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拔节生长的速度。因为看好雄安新区浓郁的创新氛围,时隔三个月,她
□本报记者刘朋朋弓幸民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的重要方向。十年来,三地锚准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目标,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固化思维,探索“一盘棋”的融合模式,功能疏解有力有序,协同创新风生水起,产业链条优势互补,发展动能活力澎湃……2023年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0.4万亿元,10年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十年间,京津冀产业协作的“手”,越牵越紧。产业承接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牛鼻子”初春时节,万物勃发。在雄安新区启动区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来往穿梭,焊接设备火花四射。在这样一幅活力迸发的图景中,中国中化大厦正“拔节生长”,每过7天,就
蔡晓辉场景创新,是雄安新区当下的一个热词。在建筑工地,建筑机器人精准地砌砖喷涂;在地下空间,北斗信号精准定位,智能感知终端守护安全;在医院,医疗机器人协助病人做康复训练……充满未来感的场景,在雄安新区却是真实的应用需求。面向科技创新企业开放应用场景,以场景创新驱动技术转化、支撑新产业发展,是场景创新在实践中的演进逻辑。推出一批应用场景,让更多国内外最新技术、产品在新区孵化转化、率先应用推广、迭代升级,从而引领和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是新区正在实施的一项具体工作。眼神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多模态识别算法研发的人工智能企业。2017年年底,眼神科技就来到了雄安新区,2018年,公司成为首家总部落户新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