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资讯
- 研究
- 视频
保定高新区与长城汽车旗下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建的氢能产业园项目,一期依托高新区现有厂房建设氢能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计划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24年三季度可实现投产,2026年可完成建设。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年产300万片膜电极产线、140KW金属板电堆产线、柔性化燃料电池发动机/储氢系统产线、高精密机加工阀门产线等。启动仪式上,保定市发改委发布了“保定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10条措施”。除氢能产业园外,氢源输氢管道合作项目、氢能环服项目、制储运加一体化示范等项目也在仪式上集中签约。全国首个百台级氢能环服项目主要为推广使用氢能环卫车。保定市计划逐步实现全市域氢能环卫车辆覆盖。按照计划,20
1月26日,在保定氢能产业成果发布暨全国首个百台级氢能环服项目启动仪式上,保定高新区氢能产业园等6个项目集中签约,成为该区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的新动能。发布会现场高新区与长城汽车旗下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建的氢能产业园项目,一期依托高新区现有厂房建设氢能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计划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24年三季度该项目可实现投产,2026年可完成建设。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年产300万片膜电极产线、140KW金属板电堆产线、柔性化燃料电池发动机/储氢系统产线、高精密机加工阀门产线等国际领先产品产线。启动仪式上,保定市发改委发布了“保定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10条措施”。除氢能产业园外,氢源输氢管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张辉)1月26日,在保定氢能产业成果发布暨百台级氢能环服项目启动仪式上,保定高新区氢能产业园、氢源输氢管道合作项目、氢能环服项目、制储运加一体化示范等6个项目集中签约,成为该区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的新动能。当日签约落地的氢能产业园项目,由保定高新区与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一期依托该区现有厂房建设氢能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计划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24年三季度该项目可实现投产,2026年可完成建设。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年产300万片膜电极产线、140千瓦金属板电堆产线、柔性化燃料电池发动机/储氢系统产线、高精密机加工阀门产线等国际领先产品产线。该项目二期将重点打造国际化氢
本报记者龚梦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的氢能产业,近来发展应用显著提速,热度正快速攀升。近期,《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时注意到,氢燃料客车和冷链车在附近的道路上通行,二期新建大型加氢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不时有车辆进入加氢……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杨师傅的氢能公交车正在加注氢气。位于示范区西南角的海珀尔加氢站,占地7000余平方米,日加氢量可达4.8吨,能同时满足500辆到600辆车的用氢需求。据杨师傅透露,18吨物流车,一次加注20多公斤氢气就可以实现约400公里续航。“2025年将迎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第一个拐点。”谈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中短期发展,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
邱月盈博士氢云链科技创始人玉兔呈祥辞旧岁,金龙献瑞迎新春。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氢云链给您拜年!2023年是国内氢能产业持续降本增效的一年。受益于绿氢项目开始规模化推广,上游制氢降本下降预期逐步明确;中游燃料电池成本持续下降;下游部分场景成本开始逼近纯电动;储运成本“卡脖子”难题仍在受到广泛关注。一路荆棘,但2023年氢能商业化的“星星之火”开始闪烁。2024年是国内氢能产业商业化重点攻关的一年。隔膜、扩散层、碳纤维等材料应用突破将推动设备成本进一步下降;运氢车高压化与IV型储氢罐应用,拉开从储运环节实现降本增效新篇章;规模化绿氢项目投运将推动绿氢经济性验证进程。可以预见,2024年氢能将开始展现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批准《液氢用蝶阀》(T/CAB0328-2024)、《液氢用球阀》(T/CAB0329-2024)、《液氢用紧急切断阀》(T/CAB0330-2024)、《液氢用气动控制阀》(T/CAB0331-2024)团体标准,现予以公告。其中,《液氢用蝶阀》规定了液氢用蝶阀(简称“蝶阀”)的结构型式、技术要求、材料、性能要求、检验和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储运要求,适用于公称压力PN16~PN50、公称尺寸DN15~DN800;压力等级Class150~Class300、公称尺寸NPS1/2~NPS32,介质温度不高于-196℃且不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氢沸点温度的液氢或冷氢气,采用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