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资讯
  • 研究
  • 视频
"日前,由沣东新城入区企业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砺芯慧感)申报的“MEMS温度传感器开发”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西安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该项目填补了我国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国产化空白。产业化落地应用后,可改变我国关键核心芯片高度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砺芯慧感总经理、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罗剑介绍。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公示信息位于沣东新城先进制造产业园秦创原创智云谷的砺芯慧感,是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先进流动测试微系统创新团队“薄膜温度传感器芯片”相关技术成果转化成立的一家科技型企业,公司致力于高端微纳传感器及测试系统的开发,打造了多款薄膜温度、压力传感器以及测试系统。砺芯慧感M
"近日,中共西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2023年第一批拟确认高层次人才名单予以公示,沣东新城共计6人入选!陕西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曹海涛入选地方级领军人才(一类)西安西行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王少熙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罗剑陕西普利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李福平陕西普利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马俊陕西科转碳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孙露入选地方级领军人才(二类)陕西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曹海涛高级工程师,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陕西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总工),主要从事金属部件状态评估、安全性评定等材料加工与工程领域研究和应用。西安西行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王少熙西安西行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陕西
"“今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又有4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入选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目前入选‘链主’企业已达7家。”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符新伟介绍。2019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等。2021年以来,西北工业大学积极探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等3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任务,以此牵引科技成果转化,破解“不敢转”“不想转”等难题,实现了高校科研人员从“要我转”到“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宋莉李若一)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金新航近日告诉记者,他自己没想到,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在短短一年内会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并高效投入生产。他说的这条高精度传感器自动化生产线,去年11月在西安西咸新区沣东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正式投产。“尽管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建成了这条传感器生产线,但实际上,这背后是我们团队近20年的科研工作成果。”金新航说。去年2月,金新航所在高校研发团队创立了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相关技术研究成果,砺芯慧感目前有三大核心产品,分别是薄膜铂电阻传感器、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和高温薄膜热流传感器。以薄膜铂电阻传感器为例,它广泛
"9月初,关中平原秋意渐起。在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国内首条覆盖常温、超低温、超高温薄膜温度敏感芯片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在运行中,一支支薄膜铂电阻芯体不断走下产线。公司副总经理金新航介绍,该项目填补了我国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国产化空白,打破了国外近30年的垄断。金新航之前所在的西北工业大学团队在微传感器芯片制造工艺、特种封装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如何让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2021年3月,陕西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团队提供了机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致力于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协同创新示范区、制度创新试验田。去年2月,砺芯慧感在西安西咸新区秦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成果转化企业——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千万元融资,本轮融资由陕西空天科创天使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扬州启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双领投,创业板上市企业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跟投。据悉,本次所融资金,主要用于产能扩充,建设年产千万支薄膜温度敏感芯片自动化生产线。砺芯慧感成立于2022年2月,是西北工业大学“薄膜温度与压力传感器”相关技术成果转化组建的创新型科技公司。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相关技术研究成果,砺芯慧感目前有三大核心产品,分别是薄膜铂电阻传感器、柔性薄膜温度传感器和高温薄膜热流传感器。其中,薄膜铂电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