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资讯
  • 研究
  • 视频
"本报讯8月10日12时03分,中国首颗以人工智能(AI)载荷为核心、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智能应急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简称WJ-1A),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浙江本地民营企业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的第一颗卫星智能体发射完毕,即将正式投入运营。这是实现从智能卫星到太空智能体跃迁的第一步。与其他卫星相比,WJ-1A携带峰值80TOPS(TOPS即每秒钟万亿次运算)星载算力。“大家都知道ChatGPT,它颠覆了AI的认知,而这颗卫星挂载的名为‘弦’的智能载荷处理单元(简称‘弦平台’),就像一个太空GPT,让‘天空地脑一体化’成为现实,让太空触手可及。”地卫
"编者按:“科学潮人秀,一起涨知识”。为引导大众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潮新闻联动浙江省11个地市,邀请院士、青年科学家、行业专家等组建科普人队伍,定期开展“有请科普人”线上线下科学普及与科技成果解读活动,助力科学传播,让科学知识、科技成果走近大众。8月10日,我国首颗以人工智能(AI)载荷为核心、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智能应急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又名WonderJourney-1A,简称WJ-1A),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我们为什么要发射AI卫星?AI卫星将如何在高空守护地球?本期,我们邀请“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发射企业,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联合创
"在500公里轨道拍摄的太空中的地球今年8月10日,宁静的宇宙中,一颗与众不同的人工智能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颗特殊的卫星名为“地卫智能应急一号”,由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卫二公司)研发。它是中国首颗以人工智能(AI)载荷为核心、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人工智能卫星。昨天,地卫二公司发布了一组让人惊艳的地球全景艺术作品——“太空之弦”。这组地球与卫星共舞的绝美影像首度亮相。照片出自“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卫星,它在500公里近地轨道驱动多组空间相机完成,并在轨实现了影像融合、HDR(高动态范围成像)、目标识别等多个操作。这组“看起来像游戏CG合成的地球照片”,是“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卫星
"原标题:医图生科:致力于使用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新药研发AI凭借其强大的发现能力、学习计算能力能有效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药物开发成本,在近年来逐渐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新风口。面对AI新药研发这一百亿级热门赛道,国内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当地生物医药产业与AI技术融合的创新发展。2021年,医图生科(苏州)生命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医图生科)在苏州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一家专业从事AI新药研发的企业,该公司致力于使用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新药研发,造福人类健康。医图生科不仅基于医疗大数据挖掘进行生物医药研发探索,同时依托尖端人工智能技术,并结合工程化学、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和云计算等技术,服务
"在近日举行的全市软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重庆市提出,将把软件产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立足制造业优势“以硬生软”。近年来,重庆一直将发展软件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特别是大数据智能化加速创新发展,推动了软件技术在智能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化应用,通过软件定义硬件、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系统等,软件产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加速显现。此次启动的软件产业振兴专项行动,将树立“软硬并重”导向,聚焦汽车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新兴技术软件等重点领域,走出“软件+制造”的特色发展之路。产业场景丰富催生软件产业兴盛近3年来,一款集智能测温、防疫物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陈泉通讯员刘兆阳)2月25日,第二届“知音云上”创投大赛第二场复赛——大健康专场开赛,参赛企业不约而同地走向“跨界”,将医疗健康项目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大赛评委、武汉大学经济学系吴传清教授认为,从高精尖的肿瘤精准医疗,到接地气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平台,从医学3D打印技术的应用,到母婴、儿童健康理念的传播,9家参赛企业的路演共同指向了一个新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入正深刻地变革着医疗健康产业的生态与发展格局,使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风向标。本场复赛中,北京橡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拿下了复赛第一名和基金观察团颁发的决赛直通卡。北京国安广传网络科技有限公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