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信科技入选“十四五”金融创新优秀案例:「零成本启动+轻资产投入」破解中小银行转型难题
11月1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2025大湾区科技与金融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南沙隆重举行。宇信科技“零售信贷(包括普惠和消费信贷)自营业务转型合作运营模式——区域性银行数字化普惠金融新范式”凭借突出的创新性、显著的实践成效与广泛的行业示范意义,成功斩获“十四五”金融创新优秀案例奖项。

作为国内科技与金融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大会由证券时报主办,汇聚了来自多个国家部委及广东省领导、知名经济学家、科技金融企业代表等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十四五”后期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宇信科技在金融科技领域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的权威认可,更彰显了公司在助力区域性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推动普惠金融落地方面的实践价值。
“十四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与普惠金融发展,但广大区域性中小银行普遍面临科技能力弱、数据基础差、风控手段传统等突出问题,难以有效触达和服务小微、涉农等长尾客群,成为制约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在此背景下,宇信科技主动响应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深刻洞察行业痛点,持续引领技术创新。历经三年时间,公司实地走访调研了近百家农商行与城商行,并联合多位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区域性中小银行的实践经验及业务痛点。基于此,最终宇信科技与太原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太原农商行”)以零售信贷业务为切入点,开展系统性数字化转型探索,打造了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新路径,成功助力太原农商行零售信贷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提质增效”与“风险可控”的有效平衡。
该项目的成功源于在模式、风控、技术与体系四个维度的全面创新:
1. 服务模式创新:“联合运营+效果付费”破解合作困局
2. 风控机制创新:量化风控与传统风控的有机融合
线上环节,整合人行征信、司法、社保、工商、税务等20余类内外部数据,建立涵盖反欺诈、准入控制与贷后预警的三层规则体系,并依托“标签化额度计量模型”量化客户违约成本,大幅提升风险识别精度;线下部分,通过人工补充、人工核验与人工调查层层递进的方式,对潜在欺诈及信用风险进行多维度评估,并将人工反馈信息纳入系统智能化审批流程,形成闭环风控管理,有效平衡了服务效率与风险控制。
3. 科技应用创新:微服务架构支撑全流程数字化
项目以微服务技术为基础,构建统一进件平台、移动展业终端及风控决策平台等核心子系统,实现业务全流程的无纸化、模块化与可配置化运营。通过集成OCR 识别、活体检测、视频调查等智能技术,并与内外部数据源联动,实现客户身份自动验证、资料智能填充、信息交叉核验及尽调过程全程留痕,全面提升作业效率与风控能力。
4. 体系协同创新:五大体系联动实现全域高效运营
坚持高举高打,公司深刻认知到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本质上并非单一的业务问题或技术问题,而是体系化能力构建的系统工程。为此,项目以“集中化管理体系、标准化产品体系、智能化风控体系、线上化营销体系、数字化平台体系”五大体系为核心支撑,构建从前台触达到中后台管理的全链路协同机制。
具体而言,通过集中化运营与“三台六岗”组织模式提升管理效能;依托标准化产品体系覆盖“惠民、惠商、惠农、惠居”四大客群;借助数据驱动风控实现精准审批与动态预警;通过线上化营销工具拓展多渠道获客;并以数字化平台为基础打通业务全流程,实现各环节数据互通、功能联动,形成零售信贷数字化转型闭环。
一系列靶向精准的创新实践落地见效,不仅帮助太原农商行破解了转型困局,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普惠金融成绩单。截至2025年9月,项目累计带动太原农商行零售信贷新增授信52.3亿元,有效拓宽了普惠金融的服务覆盖面;零售信贷余额较转型前增长超38%,实现了业务的规模化健康发展;线上标准化产品审批通过率超52%,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同时,资产质量保持优异,线上产品不良率仅为0.1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项目不仅为区域性银行提供了体系完整、路径清晰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更有效提升了本土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优化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显著增强了小微、涉农客群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满意度,是金融科技推动普惠金融落地的生动实践。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历史交汇点,宇信科技此次获奖,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公司将持续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不断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贡献更多“宇信智慧”与“宇信方案”,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