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进博会|从大海捞针到智能发明,分子之心许锦波进博会揭秘AI制药新范式
生成式 AI 正在驱动新药研发从“发现”到“发明”的范式变革,成为突破“双十困境”的破局之钥。2025年11月,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会议活动现场,分子之心创始人、AI 蛋白质设计领域领军人物许锦波教授发表主题演讲,向全球展示生成式 AI 如何驱动新药研发从'挖矿寻宝'到'按图索骥'的范式变革,多项突破性成果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近年来,大分子生物药凭借高特异性、高靶向性、可作用于小分子药难以到达的靶点、个体化治疗潜力等优势特点,在众多领域的疾病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传统大分子药物研发就像在宇宙中寻找一颗特定星球,耗时十年、耗资十亿美元的“双十困境”让无数创新者望而却步。
许锦波介绍,AI 蛋白质设计技术、特别是生成式 AI 的不断发展,正在推动大分子创新药研发的范式变革。AI 不仅能优化已有的蛋白质,更能根据治疗需求“发明”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全新“超级蛋白”,让蛋白质设计实现从“发现”到“发明”的颠覆性变革,极大提升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分子之心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工程化 AI 蛋白质设计平台 MoleculeOS,其核心是多模态 AI 蛋白质基础大模型 NewOrigin(达尔文)。该平台集成十余项全球顶尖算法,比如:
QuantaMind MD 算法:实现蛋白质动态结构及化学反应的长时模拟,速度较传统方法提升数千亿倍
抗体抗原复合物预测算法:准确率超越 AlphaFold 3,并持续提升
蛋白质从头设计算法:可从头设计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这些技术不再停留在实验室,而是深度集成于 MoleculeOS 平台,形成可复用、可扩展的工程化解决方案,为产业界提供从设计到优化的全链条智能服务。
在与国际顶尖药企的合作中,该平台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验证。例如,在肿瘤抗体遮蔽肽设计项目中,AI 仅用2个月便设计出 nM 级高亲和力分子,实现药物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精准释放,显著提升疗效并降低副作用。
AI 已经成为可带来规模化创新的生产力工具,未来,随着生成式 AI 向产业更深层次渗透,药物研发的更多环节也有望在其助力下实现效率和成功率的系统性提升,进而从根本上改变研发逻辑,实现全领域、全周期的研发创新。
“我们正在经历的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更是对蛋白质设计研发范式的重构。”许锦波在圆桌讨论中表示,随着生成式 AI 向产业更深层次渗透,药物研发全流程的效率与成功率将实现系统性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