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机器人累计出货已超5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昇视唯盛完成过亿元融资
10月28日,昇视唯盛宣布完成过亿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科信控、兴晟股权、嘉祐基金、临创司南基金、鼎盛新动能基金、嘉兴行律等多家机构。
焊接,是一门古老而又至关重要的工艺。自人类文明诞生之初,金属的连接便成为了推动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从最初的手工锻打、火焊,到后来的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与汗水。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焊接正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缺口。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国内焊工缺口预计达500万人,至2035年将扩大至1000万人。焊接环节用机器换人已成为当前制造企业的选择之一。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焊接机器人销量达5.25万台,同比增长12.9%;预计2025年销量将增至5.75万台,同比增长约9.5%。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以钢结构、船舶、隧道桥梁及能源等为代表的领域,小批量、多样化、非标化生产特性,使得传统示教型编程耗时冗长,依赖人工操作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已难以满足现代制造业对高效、灵活与智能化生产的核心诉求,智能焊接机器人需求持续攀升。GGII预测,中国智能焊接机器人销量将从2024年的0.43万台增长至2030年的3.73万台,2025-2030年CAGR将超过43%。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智能焊接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凸显了行业对智能化焊接解决方案的迫切期待。基于此,关于“智能化”的定义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智能焊接机器人而言,智能化不仅仅意味着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更涵盖了感知、决策、执行等多个层面的全面升级。昇视唯盛创始人兼CEO王德钊表示:“当前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智能化水平不足。智能化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体现,往下拆解是指焊接的可达率、效率、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整个行业需要更高阶的模型和更多的数据训练来迭代产品。”正因如此,昇视唯盛自成立以来,专注于焊接垂直场景,为制造企业提供具备自主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的“机械焊工”,致力于解决焊工短缺、作业环境恶劣等行业痛点。通过AI与工业机器人结合,在焊接这个生产工艺环节通过提升传统焊接的精度与效率,有效降低用工成本,促进生产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当前聚焦于焊接这一垂直场景的具身智能,深度服务工厂端生产制造环节。”在王德钊看来,只有深入理解好焊接工艺,才能真正做好垂直场景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