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百川智能助力张家港打造AI精准肿瘤防治新体系

发布者:百川智能
时间:2025-03-05
收藏
已收藏

2025年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与百川智能达成深度合作,将百川医疗大模型全面融入肿瘤防治中心,这标志着我国肿瘤防治体系正式迈入AI精准化诊疗的新阶段。此次合作聚焦于肿瘤防治的“早筛早诊”关键环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基层医疗,构建覆盖全病程的智能健康管理体系。

在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指引下,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2年12月成为江苏省首家“千县工程”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单位,持续探索医防融合新模式,构建了一套集“防、筛、诊、治、康”于一体的肿瘤防治协作体系。此次引入的百川医疗大模型具备强大的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深度挖掘电子病历、影像报告和检验数据,构建覆盖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十余种病种的精准分析模型,其准确率高达96%。

图片

该系统创造性地构建了“智能预筛-精准分诊-动态追踪”三级防控体系,引入了国际RADS分级体系,并结合临床专家的丰富经验,制定了高危筛查标准。同时,构建了一个覆盖肿瘤高发器官的标准化数据集。基于专家标注的高危样本数据,增强了大模型的COT训练数据,从而提升了其在复杂临床场景中的泛化能力。此外,通过融合知识图谱与RAG检索增强技术,该系统实现了筛查结果对原始诊疗数据的溯源,确保了模型决策的透明性和可靠性。

图片

未来,该系统计划扩展至张家港全市超过100万常住人口的医疗数据,并融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基层医疗机构具备相当于三甲医院的筛查能力,将早期癌症检出率提升至90%以上。通过邀约入组机制,该系统还能够主动管理高风险人群,并建立包含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多维度信息的居民个性化健康档案。打造“市医院-社区-家庭医生”三级联动的闭环管理体系,形成可复制的县域肿瘤防治样板,推动诊疗模式从“疾病筛查”向“健康预警”转变,为降低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