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AI+医学教育,独到科技与右江民族医学院举办AI智能体培训活动
当AI智能体遇见壮乡医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10月21日至23日,独到科技与右江民族医学院共同发起了一场关于AI与医学教育的对话,探索AI如何从概念走向课堂与临床医学。活动通过“专家座谈+实操培训”的双轨形式,完成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实践探索。
在此过程中,独到科技将自研前沿AI智能体技术融入教学与实践环节,实现了产业创新与医学人才培养的深度结合。
高层研讨:为“AI+医学”绘制可落地路线图
21日上午,独到科技副总裁顾宁,与中科硅谷投知产业联盟轮值主席柴五家教授、原北航软件学院系主任陈虔教授、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信息工程系主任张劲教授等多位权威专家共同出席了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研讨会,围绕AI技术演进趋势与医学教育融合路径进行了深度对话与战略研判。
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书记李雪斌首先为研讨会定下基调。他强调,大家要提高站位,深刻把握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的重大意义,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赋能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要聚焦重点任务,以人工智能创新驱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继续深化合作,携手共进,让人工智能成为守护人民健康,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强大引擎。
在专题研讨环节,独到科技副总裁顾宁发表了重要演讲,他不仅系统解读了AI大模型、智能体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更结合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发展实际,重点分享了独到科技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为院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可落地的“独到方案”。
实战练兵:100名教师成功搭建专属AI智能体
与思想碰撞同步的,是一场规模可观的“实战练兵”。
由独到科技专家团队全力担纲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同步举行。本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战略,吸引了来自全校各部门、二级学院及附属医院的100名教师代表参加。
课程内容由独到科技精心设计,涵盖从人工智能政策解读、大模型技术进展,到智能体平台操作、知识库构建、工作流设计等关键模块。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模式,旨在系统提升参训教师对AI技术的理解力与应用力。
(左二为柴五家教授)
首先,在21日下午正式拉开帷幕的培训开班仪式上,中科硅谷投知产业联盟轮值主席柴五家教授进行了开幕致辞,他从宏观规划视角剖析了AI赋能医学的机遇与挑战。
(陈虔教授)
随后,原北航软件学院教授、系主任陈虔教授带来了《浅谈“人工智能+民族医药学”的研究选题》主题演讲分享。
(张劲教授)
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信息工程系主任张劲教授带来了《AI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主题分享。
二位教授结合自己在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求学和教学经验分别从“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优化”两大关键领域分享了前沿应用与实践案例。
独到科技CTO王勃通过远程在线的方式带来了《大模型技术进展与落地实践》主题分享。介绍了独到科技的智能体技术探索及在教育、医疗等行业的具体实践。
在10月22日和23日为期整整两天的实操环节中,参训教师在独到科技专家姚彩琼的手把手指导下,成功完成了从零搭建专属智能体的实战任务。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互动热烈,充分体现了培训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一位来自医学技术与人工智能学院的老师表示:“独到科技的培训内容非常扎实,让我们对AI在医学影像、民族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实操环节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将AI工具融入教学工作的信心。”
一位来自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则感慨:“这次培训为我们探索‘AI+临床’提供了具体路径,尤其在辅助诊断和数据管理方面,看到了极大的应用潜力。”
成果与展望:“授人以渔”构建AI赋能新生态
在结业仪式上,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黄龙坚对为期三天的培训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独到科技专家团队的专业奉献表示衷心感谢。他寄语全体教师,要将从独到科技所学转化为创新实践,在智能医学教育领域勇于突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本次系列活动是独到科技推动“人工智能+医学”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通过高层次的交流与系统化的技能培训,以独到科技帮助合作院校提升了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同时展示了自身在技术支持和教育生态建设方面的专业实力。
未来,独到科技将继续与更多院校和医疗机构合作,推动AI技术在医学教育和实践中的应用,为提升医疗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