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斯特荣获2025“十佳车身”新质创新奖,以轻量化技术引领车身安全革新
2025 汽车安全大会于10 月 30 日至 31 日在苏州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主办,是国内车身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活动之一,迄今为止已举办4届。今年大会以'智汇融新·安全领航'为主题,汇聚行业智慧,共绘汽车安全新蓝图,致力于打造集技术研判、成果展示、合作对接于一体的行业盛会。来自中汽中心、行业机构及全球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高层、专家及媒体代表200余人齐聚,聚焦汽车安全领域,共探技术新方向,共话产业新未来。 大会期间,举行了“2025中国十佳车身评选”、“2025中国十佳底盘评选”、“2025汽车设计评选金乘奖”等重要奖项颁发仪式,旨在激励企业持续深耕技术创新,推动汽车安全技术水平迭代升级。其中,“车身新质创新奖”是由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联合行业权威机构共同设立,是面向汽车产业配套链上下游、覆盖全产业链范围的专业奖项,核心聚焦新材料技术、新工艺技术在车身领域的创新应用,旨在表彰在车身技术领域实现创新突破的优秀企业和技术方案。玛斯特凭借《人工智能赋能新一代车身轻量化技术及数格系统应用》项目,从众多参选方案中脱颖而出,荣获2025年“车身新质创新奖”这一重磅奖项。 在本次“新质技术方案评选”中,评审聚焦车身技术安全领域,玛斯特申报的项目以超高强钢无模滚压成形技术为核心,构建了车身安全新范式。该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全链条数据库,搭建闭环数据模型,通过数字化手段为超高强钢的精准成形提供了保障。这一自主可控的工艺技术体系,不仅实现了超高强钢成形工艺的技术突破与效果升级,更成为车身核心安全结构的可靠技术支撑。从具体性能来看,该技术可实现超高强钢在等截面结构件中的无模滚压精准成形,其成形材料抗拉强度可达1.8-2GPa;在性能提升上,应用该技术的部件实现弯曲刚度提升70%、峰值载荷提升20%的显著进步。突破传统成形对于材料强度的限制,使防撞梁、门槛梁、电池壳体等关键承力结构的材料强度实现跨越式提升,在达成结构轻量化的同时,显著增强碰撞安全性能。 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乘用车电池壳边框、防撞梁等,及商用车氢瓶支架、电池包托架等多个部件。在产业化推进方面,玛斯特已与北汽福田、航天锂电、比亚迪、江淮汽车等企业达成阶段性合作成果,相关产品已完成交付或打样阶段,部分合作成果已获得客户认可,待后续上车进行验证;同时,公司正与奇瑞汽车、长城汽车、小米汽车、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多家行业伙伴开展技术对接,推进技术方案验证工作,为后续合作落地奠定基础。该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将有效助力合作车企实现车身轻量化与降本增效的双重目标。面向未来,玛斯特将持续扩大产能供给,优化产品交付体系,为客户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技术支持与产品保障。 此次获奖,不仅是行业对玛斯特在汽车安全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印证了其以 “新质生产力” 推动汽车安全产业升级的核心路径,从结构设计源头筑牢安全防线。未来,玛斯特将继续深化在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以数据驱动技术迭代,以创新赋能车身安全进化,助力汽车产业迈向更安全、更智能的新阶段。 玛斯特芯材(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汽车车身与电池壳体轻量化技术研发及量产。公司凭借在车身轻量化技术的深厚积累,以 “超高强钢无模滚压成形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实现车身结构件在新材料工艺的创新突破,业务涵盖中试、量产、技术孵化的全链条,为乘用车、商用车汽车行业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绿色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