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联合飞机无人机点亮红十字救援的希望之光
在生命的赛道上,时间就是一切。当灾难降临,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生死。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中,联合飞机的无人机技术再次凸显了其在突破地理限制、提升应急救援效率方面的卓越价值,以科技的力量,为生命保驾护航。 近日,在2025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中,特别设置了“无人机救援”版块。作为本次唯一的无人机演示项目,联合飞机自主研发的TD550无人直升机与Q20无人机惊艳亮相。Q20成功完成了“医疗运输”这一关键科目,成为新质救援力量的杰出代表。
科技驰援: Q20“空中快递员”的精准投送 2025年9月,一场模拟强震在北方某地突然发生。地震无情,瞬间摧毁了灾区的交通网络,陆路救援通道被彻底切断。震中区域,救援队第一时间建设了流动医院,医护人员对伤员展开紧急救治。 然而,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流动医院储备的血液和药品在快速消耗,后续补给因“道路中断”而无法送达。对危重病人来说,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这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灾害救援中一直存在的困境: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传统的运输方式难以满足医疗救援的需求,核心救援力量与后勤补给线被物理隔离。 危急关头,一道指令传至联合飞机无人机救援队:“医疗物资,急需空中投送!”接到指令后,联合飞机无人机救援队迅速响应,地面人员快速完成飞行检查,将装有救命血液和药品的恒温医疗箱稳稳挂载于无人机之下。随后,Q20无人机拔地而起,宛如“空中快递员”,迅速抵达灾区。 这场空中运输,也是一场对Q20“精准性”的极致考验。通过搭载高精度导航系统,即使在有信号干扰或短暂丢失卫星信号的峡谷地带,Q20也能保持稳定的航向与姿态,确保不偏航。凭借先进的视觉和TOF感知技术,Q20能精准感知,提前识别复杂起伏的地形;同时基于感知数据,实现了六向精准定位与避障,结合地形地貌的图像数据,动态规划出当前条件下的最优路径,最终实现降落点的厘米级精度。 “在极端环境和复杂地形下,Q20都能灵活起降,通过空中直线运输,快速抵达灾区,实现高效、精准地血液和药品配送”。现场救援负责人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不仅大大缩短了黄金救援时间,从根本上降低了伤员因等待而面临的风险”。 联合飞机无人机医疗运输解决方案,充分满足应急救援任务中“急需、急供、急运”的需求,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Q20无人机如同一位空中卫士,时刻守护着伤员的生命健康。Q20的此次飞行,完美诠释了“以技术赋能效率,以智能保障安全”。
创新未来: 从物资运输到 “空中救护车”的进化 Q20在演练中的惊艳表现,并非一蹴而就。它的背后,是联合飞机秉持“科技报国”初心,在航空科技领域长达十余年的笃定深耕与持续创新。从攻克重重技术难关,研发生产出我国第一架电控共轴无人直升机,到推出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无人机,联合飞机每一步都踏在中国乃至全球航空科技创新的前沿。 这支强大的研发团队,涵盖了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控制、通信、导航、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的顶尖人才,构成了公司在无人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试验与应用推广全链条上的核心竞争力。联合飞机的无人机救援队,也在实战中成长为一支历经风雨的“老兵”。 2023年,联合飞机无人机救援队携带TD550、Q20迅速投入到京津冀黑防汛救援行动中。TD550无人直升机快速响应,为已成孤岛的受困村庄精准投送了数百公斤的饮用水与食物,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同期,Q20 搭载双光吊舱、喊话器、探照灯,凭借高空视野优势,实时监测河道水位变化,助力指挥中心精准掌握受灾区域情况,高效配合了应急任务调度与执行。 2024年,在安徽黄山防汛救灾行动中,联合飞机无人机救援队受安徽省应急管理部门调度,紧急驰援。TD550无人直升机挂载通信基站,冒雨升空,在指定区域稳定悬停,保障了近800名群众的手机入网通信,并持续作业近6个小时,成为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中的“空中生命线”。与此同时,Q20无人机则临危受命,对灾区受损的电网设施进行快速巡查,精准定位故障点,为后续抢修团队的快速介入提供了精准信息支撑,加速了灾后重建的进程。 一次次真实的救援行动,不仅验证了联合飞机无人机产品的可靠性与卓越性能,更磨砺出一套成熟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与实战操作方法。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让联合飞机在此次红十字演练中,精准地交出满分答卷。 演练,是为了应对未来真实的挑战。联合飞机的创新之路,早已锚定应急救援体系的下一场革命。今年5月,联合飞机发布的新一代重载无人直升机T1400 ,其载重和续航能力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T1400同时具备舱内运输和吊挂运输能力。其舱内的大空间设计,可运载伤员1名,医护人员2名,并可集成担架、吸氧机、输液装置等必要的救护设备。这意味着,T1400不再仅仅是“运输工具”,它已进化为一架真正的 “空中120”救护车。 也许在未来的某次灾害中,道路尽毁,重伤员生命垂危,急需转移至后方条件更好的医院。T1400应召而来,直接降落在临时医疗点旁。医护人员将伤员平稳转移至机舱内,在飞行途中即可持续进行吸氧、输液等生命支持治疗。T1400彻底解决了灾害现场“道路中断,救援设备和人员无法抵达”这一核心的困境,为生命的延续开辟了一条真正的“空中通道”。
协同赋能: 构建未来智慧救援新范式 本次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演练,汇聚了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各成员单位、山东省各类救援队以及联合飞机等二十余支队伍,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信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对区域协同、科技赋能救援体系,提升区域灾害联合救援能力的一次深度探索。 作为国内航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联合飞机的无人机救援队在红十字会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深度融入整体救援流程;同时,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优势,快速响应救援需求,与地面救援力量形成了完美的“空地一体”协同效应。通过此次演练,双方进一步完善了信息互通、任务协同的机制,显著提升了区域灾害联合救援的综合能力与效率,为未来的救援行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物资配送,到构建直抵伤员的“空中救护车”,联合飞机正以坚实的科技力量,不断突破救援的时空限制,让无人机能够融入国家与现代社会的应急响应体系之中。每一次起飞,都是为了守护对生命的承诺;每一次创新,都是为了在灾难面前,为更多生命带来曙光,照亮未来应急救援的全新图景。 END 文案:许爱艳 设计:赵宇彤 审核:孙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