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边疆 | G331吉林段5G全覆盖 铺就边境幸福路

发布者:中国铁塔
时间:2025-10-30
收藏
已收藏


图片
中国铁塔1.png


十月的中朝边境,金色的林海与碧蓝的江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流动的世界级山水画卷。延边90后果农张鑫站在一箱箱码放整齐的苹果梨旁向《人民邮电》记者展示丰收的喜悦:只见他手指划过手机屏幕,满格5G信号瞬间就加载出上海、北京以及江浙沪等地客户的订单信息。“我们在果园进行的直播带货,占据了总销量的40%;要是搁以前没有手机信号的时候,苹果梨被偷了都没法报警!”这番感慨,道出了最美边境公路——G331吉林段(简称吉线G331)全线通信网络覆盖胜利带来的深刻变革。


9月28日,蜿蜒1240公里的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吉线G331正式通车。这条串联起长白山、鸭绿江、图们江的 “彩带公路”,不仅以 “公路即风景” 重构边境旅游,更因手机信号的全线守护,让千里边境的民生、文旅、生态等各个领域焕发出勃勃生机。


信号连边境

让“失联”成为历史

“以前小的时候我得爬到海拔比较高的地方,才能打得通电话;现在用手机拍摄林区的照片和视频,随时随地都能上报实时情况,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边境林区应急(消防)中心特勤大队年轻的队员史嘉文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笑容。


中国铁塔2.png

应急(消防)中心特勤大队与记者一起为畅通网络点赞。


近日,记者驱车数百公里不仅亲测了吉线G331白山段、延边段的手机信号,更切身感受到了沿线居民、边防战士以及森林防火工作人员等对于通信网络覆盖的迫切需求。“以前打电话得去办公楼里的特殊地点找信号,遇上停电就彻底失联了。” 回忆起昔日的通信窘境,应急(消防)中心特勤大队指导员叶传鑫仍记忆犹新。过去,他们一旦进入林区开展巡护工作,就只能依靠有限距离内有信号的对讲机彼此联系,这就意味着与家人的彻底失联。由于G331沿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6%,黑熊、东北虎、毒蛇等野生动物时有出没,家人以及同事间的担心可想而知。


中国铁塔3.png

通信维护人员深夜入山维护就曾远远望见过东北虎。


边境公路的通信网络覆盖不可或缺!G331既是边境居民日常出行、物资运输的关键通道,也是吉林省依托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发展文旅产业的核心线路。无论是居民生产生活,还是旅游接待、林区管理与边境安全管理,均高度依赖稳定的网络信号。过去,由于山高路远、地形复杂、森林茂密等问题,G331沿线部分区域成为“信号盲区”,既影响游客体验与经济发展,又给边境应急响应、安全巡查带来不便,改变刻不容缓。


如何在“彩带公路”之上建设一条同样畅通无阻的“信息公路”?攻坚克难是唯一的答案。为了敲定白山段的通信网络建设方案,白山铁塔临江区域经理许传宝前后三十余次奔赴现场,从冰天雪地的冬天到蚊虫肆虐的夏天反复勘察复测。面对涉及林业、边防、交通等多个部门常规审批周期长,他采用三维可视化材料申报,将复杂规划转化为直观图像,大幅缩短审批时间,为网络建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只有啃下硬骨头,才能让老乡们早日用上手机信号。”许传宝这句话饱含着通信建设者的深情。


全长541公里的G331吉林延边段,“信号盲区”约70公里,挑战尤为严峻。16处新建站址不仅涉及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而且市电引入也面临着投资大、建设难的困境。延边铁塔00后项目经理于航带领团队在长白山保护区边缘敷设光缆时,面对 “大型机械进不去、传统开挖伤植被” 的难题,创新提出了 “缆线悬空过,不伤一寸土”的方案。他们利用树木间空隙架起一道道钢绞线,再将光缆悬空固定;无法悬空处则用 “顶管” 技术从地下深处穿过,确保地面的草甸和树根不受损伤。


中国铁塔4.png

G331延边段基站


办法总比困难,创新是最好的答案。在应对挑战中,吉林铁塔拿出了更多的创新方案。例如,白山段通过大量采用快装站减少生态破坏且缩短工期,通过与边防委合作节约投资 200 余万元;延边段针对悬崖峭壁的市电引入难题,用光伏供电技术实现备电覆盖。据悉,吉林铁塔将在吉线G331总计建设168个基站,目前已经完工并交付132个,预计10月31日之前全部完工。铁塔人的智慧与汗水,让 “信息公路” 在边境大地稳稳铺就。


网络通未来

让美好触手可及

“G331通了,网络通了,我们镇上的瓜果梨桃都能卖到全国了;大学生志愿者们还通过手机直播展现越来越好的边境生活,你看看鸭绿江的景色多好!”走在与朝鲜隔江相望的白山市临江市四道沟镇,街道干净整洁,因为堆满玉米而显得金灿灿的粮仓不时映入眼帘。镇长宋全程在向记者提及网络到来的改变时,心里美滋滋的。


在这个以务农为主要收入的乡镇,除了手机直播助力农产品打开销量之外,民宿、农家乐也通过在线宣传和预订吸引了大量客流,远程医疗也让老人足不出村就能问诊,在线教育则为孩子打开优质资源大门。稳定的通信网络,成了百姓的 “定心丸”和“幸福路”。


同样感到“心里美”的,还有纷至沓来的吉线G331游客。“我是跟着旅行团来的,这一路上的手机信号都不错,照片和视频都能随时发送到朋友圈和好友群。我看到的美景,也让大家远距离感受一下!”游客大姐高兴地向记者说道。而在G331沿线的白马浪观景台,很多游客更是打起了视频电话:“我脚下就是边境线呀!”“我习惯了在旅行途中与好友随时随地分享美景美食,这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加深了感情呢!”来自江苏的00后小姑娘开心地对记者说。


中国铁塔5.png


在G331沿线“讨生活”已有三年多的阿元咖啡老板,切身感受到了通信网络覆盖改善带来的好处。“之前,只有部分运营商的网络信号,游客想要喝一杯热乎的咖啡却发现手机支付不了,只好打消念头;现在,伴随着G331全线通车,三家运营商的信号也一下子变得畅通了!天南海北的游客都能够刷码支付,我一天的营业额现在增加到了五六百呢!”他的言语里满是欢喜,听说我们一行里有铁塔建设者,连连表示感谢。


中国铁塔6.png

记者在休息区偶遇了阿元咖啡老板,手机扫码支付体验很“丝滑”。


畅通网络的背后,还隐藏着吉林铁塔人对大美边境线的温情守护。在吉线G331延边段,一座绿色的基站就高高地矗立在马路边,而周围一圈树木的树干上都做了标记。而这里就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内。在自然资源和林业局的支持下,延边铁塔小心翼翼地将站址处的两棵松树移栽到了不远处,而做了标记的树木则是不能移动的。“我们还对基站的变压器特别进行了防火处理,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森林。”于航一边指着整齐的地面一边说道。


中国铁塔7.png

建设在生态红线内的基站。


在通信网络施工期间,吉林铁塔人还自发地扮演起“环保巡逻员”的角色。不仅确保施工垃圾全部带出,还顺手清理了山区里被风吹来的白色垃圾。他们始终铭记“我们不仅是通信建设者,还是森林的守护者。”吉林铁塔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发展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处。


与森林一起呼吸、与树木一起生长,这是通信建设者最深情的告白。在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大门对面,利用多年前建设的电信普遍服务基站的站址,一座35米高的绿色通信塔正在G331马路边上迎来送往。记者刚下车,一条大黑狗便“扑”了上来,着实被吓了一跳,而后才发现它原来是在摇着尾巴欢迎大家。“我带了朋友来看基站,你先去别的地方玩儿会,乖!”大黑狗仿佛听懂了,打完招呼就离开了。“我刚来建基站的时候,它还是只小奶狗,现在长得太大了”,于航笑着说,“就跟这里的基站一样,伴随着树木的长高,基站也得长高,不然信号都被遮住了!”


不像鸭绿江、图们江两条界河一样蜿蜒可见,手机信号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中朝边境的山水之美与生活之美,紧紧系在了新时代的风帆上,系在了充满希望的未来里。


(管纪原 韩玉 程圣雯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