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船舶焊接 | 新时达 AI 免示教机器人,30 分钟切换产线,效率狂飙 40%!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出海浪潮”推动下加速转型,客户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柔性制造”正逐步替代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在这一背景下,船舶制造作为典型的重型制造行业,其焊接环节的智能化升级尤为关键。
船舶制造中,大型钢结构焊接是核心工序之一,涵盖船体分段、龙骨焊接、船底焊接等关键环节。随着船舶规模不断扩大,焊接复杂度与质量要求同步攀升,焊接工艺的高效与稳定直接关系到船舶的生产周期、质量与安全。 行业痛点 1、效率低下: 传统焊接方式任务繁重、周期长,难以满足快速交付需求; 2、质量不稳:焊缝气孔、未融合、变形等问题频发,影响结构安全; 3、高技能焊工短缺:人口结构变化导致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4、综合成本高:人工成本高、返工率高,推高整体制造成本; 5、环境与安全风险:焊接烟尘、噪音等威胁工人健康,存在作业隐患。 随着工业智能化不断深入,AI技术正逐步赋能传统制造。船舶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部分,已开始引入机器人焊接与AI智能焊接系统,通过算法、传感与机器学习实现工艺自动优化,带来革命性突破。 技术亮点 新时达基于Smart Robot通用技术平台,推出“AI免示教船舶焊接系统”,以“机器人+AI”为核心,推动焊接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 1. 3D视觉重构技术 通过视觉相机快速捕捉工件表面特征,无需预导入3D模型,实现逆向建模与三维重建。针对复杂结构,支持导入数模进行路径规划,结合数字孪生与多轴插补,实现机器人与工件联动焊接,彻底告别传统示教。 2. AI路径规划技术 系统基于海量焊缝数据训练,能够精准识别工件细节,自动在焊接路径中插入特殊轨迹动作,配合新时达机器人动力学核心,实现轨迹与工件特征高度匹配。 3. 工艺智能匹配技术 依托专家工艺库,自动适配平焊、立焊、包角焊、多层多道、间断焊等复杂工艺。焊缝一次性合格率突破95%,媲美高级焊工水准。 4. 支持“全行业多场景”拓展 · 适配新时达SRC系列协作机器人,结合视控一体技术,实现即插即用; · 未来将拓展至喷涂、点胶、打磨等场景,打造智能制造基础设施。 方案效益 1、效率与质量双提升:在复杂焊缝与异形结构焊接中,效率提升超30%,缺陷率降至0.5%以下; 2、全流程数据追溯:依托云端数据分析,优化工艺参数,预测维护需求,降低停机风险; 3、边缘实时响应:端侧部署轻量化AI模型,实现毫秒级决策与精准控制; 4、开放生态协同:联合产业链伙伴,提供从工艺设计、设备集成到售后服务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新时达始终致力于将最前沿的AI技术与焊接工艺深度融合,持续推动船舶制造乃至重型工业的智能化升级。我们愿携手广大行业客户与生态伙伴,共同打造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柔性制造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