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abot 全系亮相 2025 工博会!自主装卸作业机器人破解工业场景 “最后 20 米” 物流难题
9月23日,2025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赛那德完整展出 iLoabot 机器人家族全系产品,通过现场还原“最后 20 米+最后200米” 物流难题的破解路径,吸引众多专业观众驻足。
iLoabot 家族全景呈现
自主装卸作业场景 “看得见、可落地”
赛那德展位上,iLoabot 机器人家族的三款核心产品 —— 自主装卸机器人 iLoabot-M、自主拆码笼机器人 iLoabot-P、自主作业机器人 iLoabot-X 同步重磅亮相,将“自主装卸作业” 从概念变为实景。
赛那德展位上,iLoabot 机器人家族的三款核心产品 —— 自主装卸机器人 iLoabot-M、自主拆码笼机器人 iLoabot-P、自主作业机器人 iLoabot-X 同步重磅亮相,将“自主装卸作业” 从概念变为实景。
作为 “装卸核心环节” 主力,iLoabot-M 自主装卸机器人此次带着 “落地案例反哺功能迭代” 的升级成果登场:现场演示物流运输中 “装车 + 卸货” 高频场景。在核心能力迭代上,iLoabot-M 聚焦于解决实际场景中的痛点。
软件层面:融入赛那德自研的 VLA 物流行业首个垂直大模型,赋予iLoabot-M自主判断与应对能力。货物偏移可自主调路径、遇障碍能实时规划,摆脱人工干预;
硬件层面:精准适配行业细分需求--针对物流快递行业,末端执行系统升级 “灵活控制区域吸附装置”,应对多形态货物;针对酒水行业,设计自闭阀安全机制,避免吸附失效导致货物破损。
自主拆码笼机器人iLoabot-P 聚焦工业物流场景中的极端情况。现场演示的爬坡越障能力,自研履带底盘可轻松应对极端高度差,直接驶入带舱门货车,规避传统轮式设备 “卡顿、打滑” 问题,适配仓库、厂区等多场景。
iLoabot家族新成员自主作业机器人iLoabot-X本次工博会重点展示了其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iLoabot-X是赛那德推出了的首款重载双臂类人型机器人,它瞄准了单臂机器人无法覆盖的“最后20米”重载、复杂场景。它的核心优势集中于四大维度:
自主作业:依托自研VLA 垂直大模型实现多类型货物自主识别作业。
多场景柔性适配:可定制专属执行机构适配桶装、异形件等特殊货物。
快速部署:初始定位 5 分钟、整机投产 30 分钟,高频任务支持一键调用,降低部署与运维成本。
安全风险预判:识别箱规、破箱等异常情况,保障搬运合规安全。
iLoabot 系列三款机器人实现优势互补,可覆盖至各类工业物流场景,让自主装卸场景 “看得见、可落地”。
聚焦“最后20米”断点
打通工业物流“毛细血管”
“我们要做工业和物流运输环节的毛细血管,精准解决最后20米的效率和安全痛点。”
赛那德国内市场负责人卢总在工博会接受采访时,点明了产品研发的初心 —— 不贪求全链路覆盖,而是瞄准自动化升级的核心“断点” 。
当前工业物流中,分拣、存取等环节已实现自动化,但 “最后 200 米”末端配送与“最后 20 米”刚性接驳仍高度依赖人工。传统人工作业痛点突出:一方面,作业环境多为夏季高温车厢、危险化工区,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工伤风险高。另一方面货架、车厢、操作台都按人类习惯设计,传统自动化设备难以适配。
赛那德针对性研发产品,分层破局:iLoabot-M 结合视觉算法,解决 “最后 200 米” 全流程无人化;iLoabot-X 则聚焦 “最后 20 米” 重载复杂场景,覆盖工业物流、商业物流等领域。
iLoabot-X关于为何要采用类人型设计,卢总解释:“ ‘最后 20 米’的关键是‘低成本适配现有环境’。现有设施都是按人类设计,类人形机器人不用改造货架、车厢,直接就能用,还能降低企业落地门槛。”
赛那德聚焦物流场景机器人
打造工业物流新质生产力
在 2025 工博会首日展示中,赛那德 iLoabot 机器人家族的落地成果成为现场焦点 —— 目前 iLoabot 系列机器人已在烟草、酒水、快递等头部企业规模化应用,减少工伤事故,切实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核心技术上,赛那德自研的物流行业首个多模态 VLA 垂直大模型,成功突破工业 “感知 - 决策 - 规控” 闭环难题;产品入选《上海智能机器人标杆目录》、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实力获权威认可。
后续,我们会继续深化国内市场,让 iLoabot家族覆盖更多工业物流场景;同时聚焦欧美、日韩等高人力成本市场,探索全球物流智能化升级路径,用新质生产力为全球物流注入高效、强韧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