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互动平台
及新兴产业数据库

医保影像云索引全国铺开!蓝网智能影像云平台一键解锁“云胶片+互联互通互认”合规新方案

发布者:蓝网科技
时间:2025-07-29
收藏
已收藏

图片

告别重复检查,打破信息孤岛!医疗影像领域正迎来一场以政策为驱动力的深度变革。 近期,一系列聚焦该领域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从价格机制改革到数据共享标准,从结果互认规范到医保监管创新,目标直指构建一个数字化、智能化、互联互通的医疗新图景,并使其加速成为现实。

云胶片收费新规全国落地:医疗服务定价机制改革破冰


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旨在规范云胶片收费,加快各级医院系统建设,让患者享受更实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其中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若未能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影像上传和存储服务,相关放射检查项目价格将被强制减收5元。目前,该政策已在多省形成实质约束。广东、四川、安徽、河南等多省份医疗保障局已相继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图片

不仅如此,贵州省以全国首个省级云胶片集采破冰,揭开医疗无胶片化时代大幕。贵州省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贵州省云胶片集中带量采购的公告》,首次将“云胶片”定义为“服务型医用耗材”,对“立项指南”要求的全省公立医疗机构“数字影像处理和上传储存服务”采取“云胶片(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5元/人次的价格上限启动全国首个省级云胶片集采。

图片

医保影像云索引:全国医疗数据互联互通的“核心基座”


2025年4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工作的通知》。该试点旨在建立全国统一索引标准,实现影像检查数据“患者可用、同行可调、经办可核”三大目标,为跨区域医疗数据共享奠定基础。

图片

据国家医保局发布最新消息称,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5年6月12日,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贵州省5个省份完成医保影像云软件部署,并具备医保影像云索引数据上传与影像调阅能力。目前,已向国家归集医保影像云索引数据364万条,其中上海市约155.5万条,江苏省约193.5万条,安徽省约13.4万条,山东省约0.8万条,贵州省约0.8万条,为患者就医、基金监管、医疗服务建设等应用场景创新夯实数据基础。


这两项政策共同指向一个目标:打破信息孤岛,建立统一规范的医学影像数据共享体系。“云胶片政策”通过价格杠杆推动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医保影像云索引”构建国家级数据高速公路。两者协同发力,正在重构中国医疗影像服务的价值链条。


图片
图片

蓝网智能影像云产品矩阵

当政策蓝图绘就医疗数字化新坐标,蓝网智能影像云产品矩阵应势而生,以标准化、智能化、平台化能力,构建政策要求与临床需求的连接器。

蓝网智能影像云采用微服务技术+大数据技术框架,数据存储管理使用大数据技术,实现10亿+级检查数据量存储与秒级查询返回延时,满足多种数据实时分析需求。对于检查结构化数据质量治理,采用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对部位、诊断描述等进行统一标准化治理。实现对区域内医疗影像数据及其关联信息的智能关联、精准定位、快速调阅和授权共享,推动医保精细化管理、医疗协作效率提升和患者就医便利,打造医保影像云索引标杆案例。

图片

基于核心平台的数字化服务业务,直击政策落地痛点:

01

云电子胶片服务

政策落地的先行者

蓝网云电子胶片服务一站式满足国家云胶片新规要求,提供符合标准的云端影像存储与跨院调阅功能,有效规避“未达标减收5元”风险。患者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查阅高清全序列影像,告别实体胶片束缚,实现检查结果便捷互认。同时,深度集成DeepSeek大模型,提供秒级通俗化报告解读、基于检查结果的个性化健康知识推送以及7×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显著提升患者体验与服务质量,助力医院增效降本。

图片

02

智能质控体系

数据合规的守护者

完善的质控体系是确保医学影像服务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事中+事后”的全流程质控体系。在事中,运用大模型和NLP技术,对报告进行实时智能查错管理,覆盖报告部位缺失、检查方法错误等常见逻辑缺陷。在事后质控阶段,采用AI+人工的双轨质控模式,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对影像数据进行多维度智能评估,提升影像和报告书写质量。

图片

03

AI辅助诊断

精准医疗的加速器

蓝网智能影像云深度集成放射多病种AI与超声AI辅助诊断系统。放射AI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毫米级病灶精准检测并自动标注关键影像特征,显著提升早期病变检出率,同时实时生成诊断建议,辅助医生高效完成复杂病例鉴别诊断。超声AI则实时分析图像,智能完成自动采集、参数测量与报告生成全流程,为超声检查提供强有力的全周期辅助,全面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

图片

04

业务协同网络

资源下沉的连接器

蓝网智能影像云构建了高效的多层级医疗协作体系,精准破解基层诊断能力不足难题:通过“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实现优质诊断资源下沉;“云会诊”系统无缝连接专家资源,为疑难病例提供远程诊断支持;“医技统一预约”则智能优化区域检查资源调度。这一协同闭环有力推动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医改目标落地,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效能。

图片

05

数据要素

全链引擎驱动影像数据科研增值

蓝网智能影像云汇聚多模态、全病种影像数据资源,通过“采-治-用-营”全链路数据要素化引擎,为医疗机构打造可持续增值的科研教学基础设施。通过影像云平台汇集海量的影像数据,利用多模态数据管理、智能多维标记、零编程可视化深度学习和一站式组学分析等科研分析服务,为全模态全病种的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撑。同时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遇到典型病例、疑难病例,可直接操作,将其纳入教学病例数据库,赋能教学管理。同时将医学影像平台升级为“数据要素×医疗”新基建,在满足科研教学需求的同时,构建可持续的数据资产增值体系。

图片

06

教学培训平台

人才培育的云课堂

蓝网智能影像云深度集成的远程会诊系统,不仅满足病例讨论与远程培训需求,更打造沉浸式教学体验,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同时,系统持续积累并构建区域级医疗教育培训资源库,为区域内医务人员能力提升提供强大支持。

图片

07

数据全景大屏

动态监管与智慧决策平台

数据全景大屏通过实时动态展示全域医疗机构影像数据上传率、跨机构调阅量、医保核算排名、设备使用效率(阳性率、使用率)以及费用节省开支等关键指标,为医保卫健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它使管理者能够实时追踪政策执行进度(如医院接入、数据上报排名与趋势)、精准优化资源配置(基于设备效能分析)、有效控制医疗成本(通过调阅节省费用追踪和医保核算分析),并评估区域协同成效(跨省市调阅情况),从而全面提升管理的精细化、动态化和决策效率,成为推动医保卫健政策落地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智能监管工具。

图片
图片
图片

蓝网案例

深圳市区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项目

深圳市区域影像系统是《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工程(12361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深圳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建设深圳市区域影像系统的目的是为实现全市范围内医疗机构影像检查数据集中管理、归档存储和统一应用,以此为基础将实现开展“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协同会诊”、“大数据应用”、“决策支持”等应用。有效利用区域医疗源,缓解核心医院和各级医院影像诊断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为市民提供快捷有效的就医信息,减低管理部门的监管成本及提高执行效率,利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医学影像检查质量和质量监控。

图片

从2021年6月份系统上线后,每周自动结合放射质控指标输出每周质控报告用于质控核查工作开展,截至2025年7月,区域影像平台共接入医院机构72家,包括市属医疗机构22家、区属医疗机构50家,系统累计存储患者人员数量超2000万人,累计检查量超8000万例。

此外,蓝网已在深圳市龙岗区、深圳龙华区、江阴市、泉州市等多地完成区域影像平台部署,并在全国超500+单体医院上线云电子胶片业务。


图片

面对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澎湃浪潮与国家政策的精准指引,蓝网科技深知肩负的责任,将不断深化产品应用,拓展服务边界,助力医疗机构实现数字化升级。未来,我们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步伐,以更智能、更安全、更普惠的解决方案,推动医疗资源高效协同,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