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溢科技 2025年10月05日 14:46 广东

近日,金溢科技智造工厂成功落地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能融合示范项目。通过深度整合光伏、储能与超级充电核心技术,该工厂当前超过35%的电力来自光伏等清洁能源,每年可节省超过100万元的能源成本。此项目不仅是金溢数字能源“交通+数字+能源”核心战略的生动实践,更精准为交通能源行业树立了绿色发展新标杆。
当前,在中国大力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与“交通强国”战略的宏观背景下,金溢科技正聚焦交通场景,积极探索两大国家战略的融合落地路径。金溢科技的此次成功实践,正是在这一战略愿景下构建的“用能自洽、智能调度、绿色制造”样板,既验证了交能融合技术在工业场景的可行性,更为全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参考。
走进金溢科技智造工厂,如同一个微型绿色能源网络,展现了先进硬件与智能软件的完美协同:
工厂屋顶与停车场车棚共铺设了923.115kWp的光伏组件,确保持续稳定的清洁电力输出。更经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实景测试,极端天气下仍能保障发电,真正做到“安全与效能兼顾”。
两台总容量为250kW/522kWh的自研工商业储能一体柜,如同工厂的“电力仓库”。白天储存光伏富余电能,用电高峰或电价高位时释放,通过峰谷套利优化能源成本,既稳定生产用电,又为工厂降低能耗支出。
一套先进的600kW液冷超级充电桩,实现了“充电几分钟,续航数百公里”的补能效率,彻底解决了园区员工电动车的充电焦虑。其柔性功率分配技术,还能在用电高峰期智能调节充电功率,避免电网负荷压力。
整套系统由微网控制与能量调度系统统一管理,实时优化能源分配。通过优先消纳绿电、动态平衡负荷,系统将能源管控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优化”。
该项目实现了显著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工厂每使用10度电,就有3.5度来自光伏绿电,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了5000棵树,同时,该项目也为行业内建设“绿电工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
“零碳工厂”项目的成功仅仅是一个起点,金溢科技规划了后续升级路径,旨在打造“六星级零碳工厂”,并将成功模式推广至更广阔的场景:
引入更安全、更安静的无叶片风机,与光伏形成“风光互补”(晚上用风能补能),并集成ETC无感充电技术,实现车辆进场自动识别、自动扣费的便捷补能体验。
建立全面的“零碳管控系统”,实现对碳排放的精准追踪与优化,并积极探索以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为核心的碳排放权交易模式 。
金溢数字能源从不只做 “设备供应商”,而是深度扎根交通领域的“零碳伙伴”——我们以“懂场景、有技术、产品齐、全落地”构建起全链条服务能力,且每一环都紧密相扣:
以数字孪生(1:1 还原场景物理空间,实现能源流向与碳排热力图可视化)、AI(预测风光出力与负荷需求,动态优化调度策略)、边缘计算(设备毫秒级响应,保障系统稳定)为核心,让能源管理更智能、减碳更精准。
除佛山项目已用Vorwin-SBL261B 储能柜、Vorwin-CP800超充堆外,还有适配户外大容量储能的Vorwin-SBL5015B储能直流舱、支持移动补能的Vorwin-CSM120A移动式储充机器人、实现双向能量互动的Vorwin-CG120 V2G充电桩,以及统筹能碳管理的Vorwin-ZS100零碳综合管控系统,每款产品均精准解决场景核心痛点。
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提供专属方案:零碳工厂给“光伏+储能+充电+EMS”一体化包,零碳服务区设计“风光储充+ ETC车能协同”方案,从前期规划、设备选型到后期运维,全程提供支撑。
金溢科技以“零碳工厂”项目为起点持续拓展,未来将向 “零碳收费站、零碳服务区、零碳港口码头、零碳物流园区” 方向推进,逐步构建五大核心场景矩阵,后续还将进一步延伸至零碳门架、零碳桥隧等场景,推动 “能源自洽” 成为交通领域的普遍常态。
锚定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实现“能源自洽”的目标,金溢科技将以“Z4交通”为使命,持续整合优质资源,深化在风力发电、新型储能、微电网等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凭风借力、向风聚能,书写零碳交通新未来”,为交通场景能源转型提供清洁+智能的整体解决方案,与行业伙伴携手奔赴“零碳未来”!
想了解更多数字能源核心产品细节,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至官网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