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腺泡腺癌的诊断
【衡道丨科普】前列腺腺泡腺癌的诊断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为起源于腺泡分泌上皮的前列腺腺泡腺癌。准确识别和诊断前列腺腺泡腺癌,对于患者的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其病理诊断依赖于对腺体结构异常、细胞核异型性以及明确的间质或神经周围浸润等特征的识别。Gleason评分系统作为评估其侵袭性的核心工具,通过量化肿瘤的组织学模式,为临床风险分层和治疗决策提供了关键依据。
渠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前列腺腺泡腺癌(prostatic acinar adenocarcinoma)是发生于前列腺分泌细胞的侵袭性恶性肿瘤,也是前列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癌的基本标准为:前列腺导管-腺泡分泌细胞核的间变、腺体的结构异常及侵袭性生长。
①多见于老年男性。
②肿瘤较大、压迫尿道时,致尿道梗阻(似良性前列腺增生)。
①好发于前列腺外周区,前列腺内硬结节,大小不等,无包膜。
②易浸润周围组织和发生骨转移。
③大多数病例的血清PSA>4ng/ml。
图1 经尿道电切前列腺组织,一堆灰白灰黄碎组织,其中白线区为病变组织(灰黄灰白区及灰褐区) 1.基本病变(以腺泡型为例): ①前列腺的小叶、导管和腺泡等失去了正常结构,出现轮廓不规则或腔缘平滑的小腺泡或腺体。 ②肿瘤性腺泡或腺体只成于单层柱状上皮,无基底细胞层。 ③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核仁显著增大(提示为恶性的很重要特征)。 ④瘤细胞浸润间质、神经周围间隙或脉管。 ⑤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约10%的前列腺癌出现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 2.组织学变异型:通常与典型的腺泡腺癌伴发。 ①萎缩型; ②假增生性; ③泡沫状腺体型; ④胶样和印戒细胞型; ⑤嗜酸细胞型; ⑥淋巴上皮瘤样型; ⑦肉瘤样型(癌肉瘤)。 癌细胞呈AMACR(P504s)阳性,PSA、PSAP亦可阳性,缺乏基底细胞层:通过CK(34βE12)或P63染色检测,若阴性则支持这一诊断。 1.Gleason评分系统 图3 红色阿拉伯数字代表对应分格图Gleason评分 将前列腺癌组织学形态分为5个等级: ①Gleason类型1(Ⅰ级):肿瘤呈结节性膨胀性生长、界限清楚,肿瘤性腺体结构和大小一致,相互分离、紧密排列,间质成分少。 ②Gleason类型2(Ⅱ级):肿瘤边界比较清楚,局部可向周围组织浸润,与Ⅰ级相比,腺体形态和大小较不一致,腺体保持独立,腺体之间距离增加。 ③Gleason类型3(Ⅲ级):肿瘤边界不清,在良性腺体间浸润性生长,肿瘤腺体形态和大小明显不规则,但每个腺体保持独立,腺体可以中等至较大、或以小腺体为主,部分腺体呈多角形、分支状,部分腺体(界限清楚、光滑圆钝)内形成乳头或筛状结构。 ④Gleason类型4(Ⅳ级):腺体融合为特点,形成不规则、筛状/乳头状的肿瘤细胞团,腺体分化不良(无腺腔、难以识别腺腔)。部分肿瘤的细胞胞质透亮、核小而深染、片状排列,呈肾透明细胞癌样。筛状腺体、肾小球样结构的腺体应为Gleason 4级,一些分化较差的腺体或融合的腺体应归为Gleason 4级。 ⑤Gleason类型5(Ⅴ级):缺乏腺腔结构,肿瘤成实性、片状、条索状或单个肿瘤细胞浸润(单个肿瘤细胞分散浸润时,HE镜下容易忽略)生长,或伴有肿瘤中央粉刺状坏死(鉴别:其它级别的肿瘤腺腔中可出现嗜酸性分泌物、中性粒细胞等)。 2.根据主要结构类型(级别)+次要结构类型(级别) 将前列腺癌分为5个不同的组别。 ①分级分组1:Gleason评分≤6分。预后很好,无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②分级分组2:Gleason评分3+4=7分。预后好,极少转移。 ③分级分组3:Gleason评分4+3=7分。预后差。 ④分级分组4:Gleason评分4+4=8分,3+5=8分,5+3=8分。预后差。 ⑤分级分组5:Gleason评分9~10分。预后最差。 3.注意事项 ①Gleason评分2~5分慎用,且不适用于活检标本诊断中。 ②出现粉刺样坏死即可为Gleason 5级。 ③高级别癌中,低级别成分<5%时可以被忽视。 ④穿刺活检标本中,高级别成分无论比例为多少,均应计入评分,即Gleason评分=主要结构类型(级别)+最高级别。 ⑤根治标本中,发现>5%的Gleason 5级的成分,应计入评分。 图4 前列腺腺泡腺癌3+4 图5 前列腺腺泡腺癌3+4 图6 前列腺腺泡腺癌围神经全周为神经侵犯(红圈内) 图7 PSA阳性 图8 34BE12阴性 图9 P63阴性 鉴别诊断 ①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②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③前列腺透明细胞筛状增生 ④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 ⑤前列腺硬化性腺病 ⑥前列腺萎缩后增生。 以上疾病基底细胞都存在,免疫组化P63(+)、34BE12(+),结合形态学可以辅助鉴别诊断前列腺癌。 ⑦转移性前列腺癌:有其它部位癌症病史,免疫组化PSA(-)、PSAP(-)、P63(-)及34BE12(-)及结合形态学可以辅助鉴别为转移性的。 ⑧前列腺癌与正常精囊、射精管组织:细胞胞质丰富、含粗大的棕褐色色素颗粒,以及无PSA、PSAP的表达,均有助于精囊上皮的正确辨认。若为精囊腺体,则腺上皮PSA(-)、PSAP(-)而PAX-8(+),基底细胞34BE12(+)或P63(+)。图2 为带精囊腺、输精管的全切前列腺标本(红线为前列腺,黄线为精囊腺,绿线为输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