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互动平台
及新兴产业数据库

记录国药奋斗者 | 国药集团援藏干部推进藏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发布者:国药集团
时间:2025-10-14
收藏
已收藏

编者按

在国药发展的画卷里,最浓墨重彩的笔触,往往来自最平凡的岗位。

这一次,我们把镜头对准基层,对准那些扎根在生产车间、项目现场、服务窗口、科研一线......的同事们,挖掘和记录下他们真实的故事。

他们脚踏实地的奋斗,正是国药最坚实的根基,也是最值得被看见和尊重的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身边人,感受那份朴实无华却熠熠生辉的奋斗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新时代西藏工作谋篇布局,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着力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征程上奋力前行。

在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土地上,一批批中央企业援藏干部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央企力量。

国药集团援藏干部肖英、余建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以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推动藏医药这一民族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肖英:“选择了援藏,就是选择了责任、坚守与奉献。

“选择了援藏,就是选择了责任、坚守与奉献。”这是中央单位第十批援藏干部肖英常挂在嘴边的话。2022年8月,肖英作为中央单位第十批援藏干部,赴西藏甘露藏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从踏上高原的那一刻起,她便以“发展壮大民族药业”为己任,用三年时光书写一场生动的援藏实践。

图片

面对陌生的环境与复杂的挑战,肖英始终以“对标一流”为目标,推动企业管理与产业发展双升级。在财务管理领域,她推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司库管理平台,加快财务数字化转型,解决应收账款清收难题,为企业稳健运营奠定基础。在技术创新方面,协助企业完成藏医放血器械的自主研发和注册上市,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在助推产业发展方面,她推动拉萨南北山113亩林地8种藏药材仿野生成功试种等。她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代表企业参加第十七届中国西藏—尼泊尔经贸洽谈会,助力古老珍稀的藏药成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图片

2022年,肖英与130名汉藏员工坚守生产一线,搭建药品“生命补给线”。当藏族同胞扎西发来短信:“药香暖过格桑花”。这质朴的话语,让民族团结有了最温暖的注脚。

图片

援藏三年,肖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让援藏精神在雪域之巅熠熠生辉。

余建:“援藏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

从“魔幻山城”重庆到“雪域圣城”拉萨,跨越的是三千多米的海拔落差,扛起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2024年11月,余建赴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初到高原,高原反应的不适接踵而至,但“把甘露藏药做起来”的信念,让他迅速调整状态,积极推动企业改革创新。

图片

深入一线调研后,余建精准找到企业发展瓶颈,推出三大“破局”举措:革新管理模式,以“目标导向+赋能型”取代碎片化管理,实现资源整合、权责明晰,运营效率显著提升;构建全流程质量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检测严格把控,让“质量是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优化组织架构,推行“高管按指标、中层按归口、一线按计件”的绩效分配机制,全面激活员工创造力。

图片

管理“理顺了”,市场开拓便有了强大基础。余建带领销售团队深耕市场、打造品牌,推进品种管线建设,丰富产品矩阵;打造企业文创IP,讲好“甘露”故事;亮相各类展会,扩大品牌影响力;推动珍宝类藏药出口,拓宽国际市场;升级产品包装,提升消费者体验。作为80后领导干部,他还善用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让千年藏药的文化底蕴焕发时代光彩。

“援藏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余建始终践行着这一理念。他为高原学子就业“架桥铺路”,藏族员工占比达87%;组织骨干赴国药太极交流学习,为藏区培育本土管理人才;带动上游藏药材订单式种植,促进边境农牧民增收,2025年已完成300余万元的药材采购。

奔赴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

国药集团援藏干部将在雪域高原续写更多“情暖雪域践初心”的动人故事。

展望未来,国药集团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继续谱写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