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互动平台
及新兴产业数据库

先例可循丨无进展生存期超过60个月!宁安可助力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长期获益

发布者:先声诊断
时间:2025-09-25
收藏
已收藏


林奇综合征(L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DNA错配修复基因(MLH1, PMS2, MSH2, MSH6)变异引起。在林奇综合征患者中,脑肿瘤发生率较低,且主要为胶质母细胞瘤等。研究表明,与林奇综合征相关的胶质母细胞瘤通常预后较差,可能对替莫唑胺(TMZ)耐药,从Stupp治疗方案中获益有限。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先声诊断合作,在Discover Oncology[1]上发表案例报道,该研究基于先声诊断脑肿瘤明星产品宁安可TM(SimcereDx NeuroOnco 360),探索了一例长期生存超过60个月的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GBM)伴林奇综合征患者的分子特征和肿瘤微环境,为林奇综合征相关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参考。

封面图.png
Research Highlights


1

一例携带MSH6致病性胚系突变的林奇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实现超过60个月的无病生存;

2
NGS检测和免疫组化提示该患者具有独特的分子和微环境特征,包括超高TMB值(TMB=327.36 Mut/Mb),肿瘤组织中CD68+小胶质细胞显著浸润;
3

患者MMR基因变异并未导致其对替莫唑胺产生耐药性,同时高TMB和CD68+小胶质细胞显著浸润提示了后续免疫治疗的潜力。

title-1副本.png
病例描述

一名31岁男性患者,因间歇性头痛、恶心、呕吐3周后头痛逐渐加重、行走不稳就医。影像学检查提示:患者左额叶有5.4×5.2×5.0 cm环形强化灶,累及胼胝体、侧脑室前角及基底节区,伴瘤周水肿(图1)。此外,患者有癌症家族史,其母亲的两个姐妹都患有乳腺癌。基于影像学和临床判断,怀疑患者为胶质瘤,于2020年5月进行手术切除。

图片1.png

图1. 患者术前影像学


术后病理HE染色显示,患者肿瘤细胞广泛浸润脑组织,可见明显的核异型性及细胞多形性,组织中可见大量活跃的有丝分裂象。此外,还观察到患者血管内皮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及坏死(图2A-C)。

免疫组化(IHC)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GFAP、Oligo-2、p53、CD34、MGMT、EGFR及H3K27me3,同时胶质瘤细胞中ATRX的核表达缺失,Ki-67增殖指数约为30%(图2D-H),未检测到CK、EMA、BRAFV600E、IDH1-R132H及EGFRvIII的表达。

综合上述结果,患者病理诊断为IDH1-R132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此外,患者还进行了CD4、CD8、CD68及CD163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D4和CD8无显著表达,但在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CD68阳性的小胶质细胞浸润(图2I)

图片2.png

图2.患者术后肿瘤组织病理学图像


为了进一步精准诊断,患者选择先声诊断宁安可TM(SimcereDx NeuroOnco 360)产品对手术组织进行检测。先声诊断NGS检测结果显示,该患者共检出超过390个体细胞突变,表现出超高肿瘤突变负荷(TMB)特征,TMB值为327.36个Mut/Mb,但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结果显示为微卫星稳定(MSS),且未检测到POLE基因热点突变。同时,患者无IDH 1/2、TERT、PLOE突变,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此外,未检测到EGFR和PDGFRA基因扩增以及7号染色体扩增与10号染色体缺失(+7/-10)变异。

胚系突变方面,患者检出一个胚系MSH6的杂合变异(MSH6 p.F1088Lfs*5),根据ACMG的变异解读标准,该变异被归类为致病性突变。综合上述分子检测结果及病理特征,该患者被诊断为林奇综合征相关的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

进一步检测显示,患者的母亲及其3岁儿子也携带相同的MSH6基因突变(见图3A和3B)。免疫组化分析表明,肿瘤组织中MSH6蛋白表达缺失(见图3C-F)。患者及其母亲接受了胃肠内镜检查,未发现胃肠道肿瘤病变。此外,患者母亲无乳腺癌或其他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病史,但患者的两位姨母均有乳腺癌病史。

图片3.png

图3. MSH6突变和MSH6蛋白表达缺失情况


title-2副本.png

总结

本案例报道了一例携带胚系MSH6致病性突变的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病例,患者在术后接受Stupp方案后,无进展生存期超过60个月,提示该患者在初始阶段并未对替莫唑胺产生耐药性。


该病例的高TMB和CD68+小胶质细胞显著浸润的特征,提示了后续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或联合应用洛莫司汀与PARP抑制剂的潜力。同时,该病例再次强调了NGS技术在癌症精准诊疗中的重要性,为遗传性肿瘤的诊断以及肿瘤患者诊疗方案的探索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Lin Y, Liu L, Shen D, Zhang L, Zhang Q, Liu X, Chen D, Liu Y, Shu Y. Illustrating potential actionable drug targets of head and neck tumor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genomic landscape of 386 samples. Oral Oncol. 2025 Jul 22;168:107515. doi: 10.1016/j.oraloncology.2025.10751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701065.

撰写丨QQ

审阅丨PandaHi
编辑及排版丨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