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数据库
及企业互动平台

海纳“佰”川|4000万之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挑战

发布者:金佰利
时间:2025-09-25
收藏
已收藏

2025年8月,中国汽车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能源汽车成为绝对主角,8月产销均超过 139万辆,同比增长27%,渗透率突破55%。


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4000万辆,中国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


一个个数字,勾勒出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化”浪潮下的澎湃势能。



1

成绩单亮眼:新能源跑出“中国速度”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新能源成为增长主力


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962万辆,同比增长36.7%,在新车总销量中占比 45.5%。


单月新能源零售国内销量达到 117.1万辆,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18.3%。


出口保持高增长


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出口 429万辆,同比增长13.7%。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万辆,同比增长 87.3%,已成为拉动出口的核心动力。


无论是国内渗透率的突破,还是全球市场份额的攀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只是“国内明星”,而是真正走向国际舞台的“全球选手”。


2

挑战依旧:深水区的“四道难题”


然而,数字背后的光鲜,并不能掩盖行业的隐忧。随着市场进入深水区,新能源汽车正面临“四道难题”。


图片


内卷加剧


行业集中度在提高,头部企业市占率合计超过95%,但竞争却更加激烈。价格战、配置战愈演愈烈,“淘汰赛”已经拉开帷幕。


成本压力


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加上补能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让整车企业在降本增效和用户体验之间面临两难。


出海挑战


日均超过5000辆新能源汽车乘船出海,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不仅有法规和关税壁垒,还存在标准体系和服务网络等现实挑战。企业需要的不只是产品竞争力,更需要合规经营与全球化运营能力。


行业乱象


夸大宣传、虚假测评、恶性攻击,甚至AI生成的“网络水军”,都在扰乱市场。近日,工信部等六部门已启动专项整治,重点打击“黑公关”“黑嘴”,以净化舆论环境。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从“增量驱动”进入“存量博弈”,考验的是企业的长期韧性。


3

政策导向:1550万辆的新目标


在行业面临挑战之际,政策层面的信号尤为清晰。


9月1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为32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图片


重点举措:


公共领域新增推广新能源车70万辆以上;


持续推进“新能源下乡”,补齐县域充换电短板;


有条件批准 L3级车型上路,推动自动驾驶进入实用化阶段;


加强产业链稳定与规范,打击无序竞争和虚假宣传。


这份方案不仅是量的要求,更是质的要求——从“造更多车”到“造更好的车”,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逻辑正在转变。


4

未来展望:三大趋势清晰可见


结合官方数据与行业报告,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可以概括为“三个方向”。


图片


智能化:从电动到智能


新一代动力电池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L3自动驾驶即将上路,V2X、5G、北斗等技术加快应用。未来的竞争,不仅是电驱动的比拼,更是智能网联的角逐。


绿色化:从制造到生态


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车网互动、“光储充放”一体站正在试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可持续转型。


全球化:从中国市场到世界舞台


中国品牌在海外销量快速提升,但能否真正扎根海外,需要更强的本土化能力和国际合规运营水平。


换言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一步,不是“跑得更快”,而是“跑得更稳、更远”。


5

金佰利助力车企降本增效


面对竞争加剧、成本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整车制造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在生产端寻求确定性。


金佰利汽车制造解决方案(点击查看)在每个环节全面协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提高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全链路节碳减排:从选品、仓储、分配、使用到废弃物处理,帮助车企降低碳足迹。


降本增效:通过专业擦拭和防护产品,提升生产效率、提高良品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合规安全:在生产安全和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提供可靠的防护方案,保障一线生产。


图片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不仅在于更高的销量,更在于能否实现更绿色、更高效、更安全的发展。金佰利愿与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携手,共同迎接产业深水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