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数据库及企业互动平台

好课推荐丨中国走向世界,解码全球经济运行的“达芬奇密码”

发布者:学堂在线
时间:2025-10-11
收藏
已收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仅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货物出口国和国际投资目的地,保持了超过二十年的国际收支顺差。同时,与东盟各国在贸易、投资以及金融合作方面的联系不断加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和掌握国际金融运行的理论,有助于学习者了解中国的对外金融发展状况,理解内外经济金融协同运行的规律、掌握分析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方法和基本逻辑。


广西大学《国际金融课程将系统介绍国际金融理论,详细介绍汇率及外汇市场相关知识、汇率决定理论以及汇率分析逻辑。介绍开放经济中,一国经济如何记录到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讨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济意义,理论讨论金融开放的收益。介绍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模型。讨论汇率政策、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过程,汇率危机及相关理论。结合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历程,介绍国际间金融开放合作发展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汇率及汇率理论。介绍汇率概念、购买力平价理论、无抛补利率平价理论等,结合中国—东盟区域内各国发展实际案例,介绍各国汇率制度。


第二部分:国际收支理论。介绍国际收支、金融开放的概念,介绍国际收支理论,结合中国—东盟区域的产业链合作情况,讨论区域内的国际收支特征。


第三部分:开放经济宏观政策理论。介绍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调控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案例,介绍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金融开放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经验。


第四部分:汇率危机理论。介绍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历史、汇率危机理论,结合东南亚金融危机案例分析历史经验。


课程以理论讲解为主,结合历史数据和事件进行案例式教学,同时,要求学习者在完成课堂作业以外,辅以日常生活中的国际金融事件搜集与分析,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师介绍


刘骞文

广西大学

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

副教授

刘骞文,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金融系副教授、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广西大学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长期关注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发展、跨境资金流动、国际金融等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课题3项。主持及参与多地政府部门委托课题十余项。在《China & World Economy》、《国际金融研究》、《财经研究》等中英文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荣获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讲授《国际金融》、《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本科生课程,以及《财富管理》、《商业银行经营案例》、《宏观金融研究专题》、《经济学前沿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学》等研究生课程。撰写金融教学案例入库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获评为广西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汇率与外汇市场

第三章  汇率决定的长期货币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的短期资产理论

第五章  金融全球化与跨境投资

第六章  外汇风险管理

第七章  国际收支

第八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九章  汇率制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