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力量”燃动红城:河南新县开启中西医融合基层心脑血管病防治新篇
河南新县这片浸透着革命热血的红色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核心区域,曾走出许世友、李德生等43位共和国将军,素有“将军县”的美誉。
2025年9月27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中西医融合基层心脑血管病防治研讨会暨2025重走长征路基层赋能系列活动”河南新县站盛大启幕。此次活动宛如一股暖流,为革命老区带来了优质的中西医资源。汇聚心血管、内分泌、眼科领域的顶尖专家,通过义诊咨询、教学查房、眼底筛查、学术交流及专题研讨等多元形式,将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至基层,为当地群众搭建起坚实的健康桥梁,也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注入源源不断的学术活力。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红色精神的深度交融。此次活动选址于此,不仅是对“大别山精神”的崇高致敬,更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积极践行。
专家们在新县人民医院合影
上午义诊咨询活动开启前,“长征团”成员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座谈。座谈中,大家围绕如何更好地为当地患者服务、传播先进医疗知识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后续的义诊工作中,为提升当地医疗健康水平贡献“心动力量”。座谈结束后,义诊咨询活随即在新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热闹开场。“长征团”中的上海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中勇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安冬青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永霞教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志明教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田晨光教授、郑州四六〇医院赵志刚教授、河南省中医院王振涛教授、新乡市中心医院王志方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范珂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悦教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为患者服务的工作中。他们耐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病史与症状描述,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贴近生活的实例,将复杂高深的医学原理转化为通俗话语,为患者条分缕析地剖析高血压、糖尿病、眼底疾病等常见慢性疾病的形成机理、发展进程。
教学查房环节在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同步且有序地开展。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余再新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翟绍忠教授,与当地基层医务人员携手合作,分别深入心内科和内分泌科病房。他们细致地进行体格检查,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认真地询问病史,全面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还亲自示范技能操作,毫无保留地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基层医生。
“中西医融合心脑血管病防治研讨会” 下午2时准时开启。会议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上海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中勇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安冬青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永霞教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志明教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田晨光教授,郑州四六〇医院赵志刚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余再新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翟绍忠教授,河南省中医院王振涛教授,新乡市中心医院王志方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范珂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悦教授以及来自医共体院区、各县区兄弟单位的代表。研讨会由新县人民医院许朝晖副院长主持,刘中勇教授代表项目团队详细介绍了“心动力量”公益项目的背景与规划,吴宗贵教授为新加入的“长征团”志愿者颁发志愿者聘书。
“长征团”新增志愿者合影
在随后的学术交流环节。在王永霞、余再新、赵志刚三位教授的分别主持下,安冬青教授深入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构建CAD药物治疗新标准》,奠定了会议坚实的学术基调;田晨光教授以《从病理机制出发看现代中药在早期DR治疗中的应用》为题,作精彩演讲。此外,王振涛教授、王志方教授、宋志明教授、翟绍忠教授、范珂教授、陈悦教授分别围绕“在当代冠心病规范治疗的背景下,我们应如何精准评价与定位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价值?请结合您的经验谈谈,其在缓解症状、改善预后以及‘中西医结合’模式中,究竟能为患者带来哪些确切的获益?”“针对DR“如何延缓疾病进展”“怎样优化术后恢复与防复发”等临床痛点,复方中药的临床价值和优势是什么?为了最佳治疗效果,各阶段干预应在什么时机启动,判断依据有哪些?” 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各位专家分享着各自的见解与实践方案。
随着一天紧凑高效的活动临近尾声,大会进入总结环节。大会联合主席吴宗贵教授全面总结道:活动中,专家们带来前沿实用的学术分享,拓宽了大家视野;志愿者无私奉献,保障了活动顺利开展;所有参与者积极配合,为活动成功奠定基础,他对此表示诚挚感谢。他强调,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是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任重道远。希望医务工作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临床中探索创新疗法,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共促心脑血管健康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