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肥胖大会专题报道:共绘全球减重外科精准安全新蓝图
近日,由中国肥胖联盟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大会以'肥胖需全民意识和规范诊疗'为主题,汇聚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专业人士参会。为助力全球减重外科发展,逸思医疗积极推动国际协作,推荐并邀请了约旦外科医师协会主席,约旦阿里亲王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约旦皇家医疗服务顾问穆罕默德·易卜拉欣·哈鲁特教授(Dr. Mohammad Ibrahim Al-Hrout)教授莅临现场,发表特邀报告演讲。同时,逸思医疗在大会上同步展示了多款前沿创新产品,获得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持续彰显创新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三个零”目标—减重外科新愿景
在大会开幕式上,会议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忠涛教授以“三个零”愿景描绘出中国减重外科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零可预防死亡、零严重并发症、零术后失访”。他指出,目前我国年减重手术量已突破4万例,但各医疗中心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可达5至10倍。张教授强调,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标准化手术流程的缺失与精准能量器械的不足。为此,他表示中国肥胖联盟将于2026年正式启动“蓝盾计划”,致力于建设全国统一的手术质量控制和器械应用大数据平台,推动手术安全性与治疗效果标准化水平提升。
哈鲁特教授分享—技术+流程双轮驱动
哈鲁特教授发表了主题为《Complications of Bariatric Surgery and how to minimize them》的专题演讲。他以1200例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零死亡、零吻合口瘘”的越临床成果,为张忠涛教授提出的减重外科未来十年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实践参考。
哈鲁特教授在报告中系统分享了提升手术安全性的'技术+流程'双轮驱动方案。通过术前6周极低热量饮食标准化管理、术中ICG荧光实时渗漏检测、术后10-14天延长抗凝的规范化流程,其团队将VTE发生率控制在0.64%,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2%))。同时,采用'2 cm His角保护'原则配合可转弯钉匣,使袖状胃切缘瘘发生率稳定低于0.5%。哈鲁特教授特别强调'器械是帮手,人才是核心'的理念,倡导建立'手术团队-器械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三位一体的协作模式。
全球专家共识——进入精准安全2.0时代
在大会上,与会的各国专家提出“减重外科正进入‘精准安全’2.0时代”共识并发表各自观点。 IFSO主席Ricardo Cohen指出,全球正由“追求减重幅度”转向“追求全生命周期安全”。预计2027年,具备实时组织感应与AI预测功能的能量平台将成为欧美指南Ⅰ级推荐。;ASMBS候任主席Rana Pullatt透露,美国正在测试'能量器械-手术机器人-电子病历'闭环系统,可降低40%术中误伤概率;首尔大学Seung-wan Ryu教授认为,亚洲人群因生理结构特点,更需要'低热损伤、高凝闭力'的专用超声刀,并对中国企业的创新潜力表示期待。
逸思产品广获关注,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大会期间,逸思医疗展出的60度大转角电动吻合器及新一代超声刀能量平台引起与会专家的浓厚兴趣。多位专家现场体验后表示,逸思电动吻合器操作轻便,成钉效果稳定,钉仓型号齐全,能够满足各种复杂手术需求。
会后,哈鲁特教授专程到访逸思医疗上海总部,参观AI赋能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并就微创外科产品的临床应用和研发方向进行深入交流。访问期间,教授代表约旦皇家医疗中心授予逸思医疗'优秀供应商奖章',同时约旦外科协会颁发'优秀合作伙伴认证',以表彰逸思医疗对中东地区减重外科发展的持续支持。
随着中国年减重手术量向10万例迈进,全球减重外科进入'精准安全'2.0时代,技术创新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正在让'零并发症'的愿景照进现实。正如张忠涛教授在闭幕致辞中所说:'让中国经验成为世界标准,让世界智慧造福中国患者,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逸思医疗将继续与全球减重外科专家携手同行,为推动全球减重外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