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数据库及企业互动平台

直面脑膜炎:从科学认知到疫苗防护

发布者:沃森生物
时间:2025-10-05
收藏
已收藏

9db6651d08193ac4fc4785cc45d9d525.jpg

脑膜炎是一种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急性炎症性疾病。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不同,脑膜炎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真菌性三类,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最为凶险。该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日常接触传播,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感染后若未及时救治,可能在数小时内危及生命;即便治愈,患者也常面临听力损失、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疫苗:对抗传染病的坚实屏障

疫苗作为现代医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在控制传染病传播、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免疫接种不仅保护个体免受疾病侵害,还能通过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有效阻断病原体在社区中的传播链。


全球范围内的实践数据充分证明了疫苗的价值:过去半个世纪,全球免疫接种工作累计挽救了约1.54亿人的生命,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人因疫苗而获救,其中1.01亿为婴幼儿。针对白喉、乙肝、麻疹、百日咳、破伤风、结核等14种疾病的疫苗接种,直接推动全球婴儿死亡率下降40%,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非洲地区,这一成效更为显著。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广泛的疫苗接种,人类已成功根除天花,并有效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的传播。



细菌性脑膜炎的三大“克星”

针对细菌性脑膜炎中最常见的三种致病元凶——肺炎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和脑膜炎奈瑟菌,现代医学已建立起针对性的疫苗防护体系。


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在5岁以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例中占比较高。目前我国主要的肺炎球菌疫苗包括婴幼儿可接种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成人可接种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另一常见致病菌。目前我国已上市的Hib疫苗包括单苗和含有Hib成分的联合疫苗(如百白破-Hib联合疫苗)。截至2025年,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大部分国家均已将Hib疫苗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


脑膜炎球菌疫苗

脑膜炎球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元凶。我国目前为儿童提供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基础免疫)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加强免疫)的免疫规划接种。另外还有其他可自费接种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免疫原性和保护时效方面兼具优势,能够提供更广泛、更持久的保护。



科学接种:建立全面防护意识

预防远胜于治疗。在10月5日“世界脑膜炎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公众增强对脑膜炎的认识,了解相关预防措施。科学接种疫苗,既是对个人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维护。通过科学的预防手段,我们能够显著降低脑膜炎的发病风险,为每个家庭的健康未来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