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突破到产业革新:望石智慧 MolVado 小分子药物设计平台亮相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定义 AI 制药新高度
9 月 18 日,以 “跃升行业智能化” 为主题的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 在上海盛大启幕,汇聚了华为全球的行业领袖、技术先锋与生态伙伴,共同探讨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北京望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望石智慧”)作为华为生物医药行业战略合作伙伴受邀进行主题分享,带来AI驱动新药研发的前沿探索和实践经验。
小分子药物研发企业正面临 “成本走高、收益收窄” 的行业困境,传统研发模式下 “Me-too” 药物扎堆、研发周期冗长等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瓶颈。针对这些痛点,望石智慧创始人、CEO周杰龙以“生成式AI基座大模型打造小分子药物研发新范式”为题,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药物设计(AIDD)如何帮助药物研发企业突破研发困局,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弯道超车。演讲中,周杰龙聚焦望石智慧自主研发的MolVado 多模态 AI 3D 分子生成基座大模型及小分子药物设计平台,通过真实案例,展现了 AI 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实战价值。
作为望石智慧技术体系的核心,MolVado以工业标准为指引,具备 “精准契合靶点、全流程验证赋能” 的核心优势,能够基于靶点蛋白口袋结构,智能生成高度匹配的分子结构,同时集成分子设计阶段所需的专业计算验证工具,构建起 “AI 3D分子生成辅以专业级 CADD 验证” 的一体化研发闭环,全方位覆盖药物早期研发的分子设计、活性验证、构象优化等关键环节。目前,该平台的技术可行性已通过实战充分验证:在望石智慧自研管线中,潜在同类最佳(Best-in-Class)的 HPK1 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已成功获得中美两地临床试验批复,并于今年顺利完成临床 I 期首例患者给药,标志着 AI 驱动的自研药物正式迈入临床验证阶段;在合作项目中,某创新药企业借助该平台,仅用 3 个月便获得全新骨架活性分子,较传统研发模式 1-3 年的周期缩短 90% 以上,同时将早期合成与实验验证成本降低 80%,大幅提升研发效率与成功率。
自 2018 年成立以来,望石智慧始终聚焦分子设计这一药物早期研发的核心环节,持续优化底层技术平台:从最初基于配体的 2D 分子生成,到如今融合多模态数据的 3D 分子生成大模型,再到实现 “算法设计 - 实验验证 - 数据反馈” 的干湿实验闭环,望石智慧不断突破小分子生成技术的能力边界。据周杰龙透露,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向 “AI Agent” 方向演进,打造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下一代药物研发智能体。这一技术路径不仅彰显了望石智慧从算法创新到工程化落地的全栈技术实力,更标志着其已成长为国内 AI 早期药物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望石智慧与华为云的战略合作已进入深度落地阶段。今年 4 月,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通过 “技术联姻” 共建联合解决方案,推动 AI 药物研发技术与云计算能力的深度融合,实现 “技术共生、商业共赢”。此次亮相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既是华为对于望石智慧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以生成式 AI 为核心的小分子药物研发新范式,已从技术探索阶段全面迈向产业落地阶段,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 “中国方案”。
关于望石智慧 望石智慧(StoneWise),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新药研发的科技公司。 凭借对于药物研发行业的沉淀认知、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底层理论的突破、药物研发数据的深度治理和强大的软件与工程能力,望石搭建了以多模态AI 3D分子生成大模型为基座的小分子药物设计平台。该模型以GPT/Transformer框架为基础,融合了几何深度学习等算法,能够精准地生成与靶点口袋结构契合的分子,同时该模型的能力也能迁移到其他的药物模态。 依托该平台,公司内部自研管线已收获显著成果,其中部分管线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此外,已有近百家药企、科研机构客户将该平台应用于药物早期研发阶段。 该模型还可作为基座模型,合作伙伴能够在此基础上,充分整合自身拥有的数据、认知以及模型等要素,进行定制化迭代。同时基座模型衍生出的实体库业务,也在海内外积极扩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