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用酸,油痘退散——超分子水杨酸DES配方应用指南
随着消费者对肌肤管理认知深化,水杨酸凭借卓越的角质调节与毛孔清洁能力,成为油痘肌护理的经典成分。近年来“居家刷酸”热潮兴起,酸类产品层出不穷,但中国敏感肌人群比例逐年上升,皮肤屏障脆弱问题普遍,消费者对酸类成分的功效、安全性与温和性提出更高要求。
从水杨酸
到超分子水杨酸DES
(
杉海晶®超分子改性技术革命
)
水杨酸又称邻羟基苯甲酸,是一种类似 β-羟基酸结构的成分,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水杨酸具有脂溶性,能够深入毛孔溶解油脂,疏通皮脂腺,并发挥抗炎、抑菌、祛痘、美白等多重作用。
而传统水杨酸水溶性差、刺激性强、配方不稳定的短板,使其在温和型个护产品中的应用受限。
在此背景下,SHINE+超分子水杨酸DES应运而生,通过杉海晶®超分子改性技术改善水杨酸理化性质,水杨酸与左旋肉碱和1.3-丙二醇主要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超分子结构。(欢迎垂询获取详细资料)
原料信息
INCI:水杨酸29.12%、肉碱、1.3-丙二醇
外观性状:浅黄色至黄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水溶
pH(1%):3.0-4.5
密度:1.10-1.40
电导率(10%):4.47ms/cm
△ CN117682949A
一种水杨酸深共晶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功效上,SHINE+水杨酸DES表现出更低刺激性,同时配体成分协同护肤,1+1+1>3,高效调理角质、控油祛痘、淡化色斑、紧致嫩肤、改善毛孔粗大。
应用上,SHINE+超分子水杨酸DES能够100%水溶,且成分稳定,长时间存放不析出,在溶解性、操作工艺便捷度、稳定性等方面都比单体水杨酸更加优越。
SHINE+超分子水杨酸DES VS 单体水杨酸
配方应用
(
不止护肤,一站式控油祛痘
)
基于SHINE+超分子水杨酸DES的理化性质,杉海创新配方部开发了多款应用配方,覆盖面部护理和头皮洗护领域。下文给大家分享4款以该创新专利原料为核心原料的配方,为开品提供参考:
「配方优势」仿样配方(仿博乐达水杨酸凝胶),可做到缓慢释放功效成分,降低刺激,实现控油、祛痘功效与皮肤耐受性的平衡,适合问题肌肤的针对性护理。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配方表
配方工艺
1、A相、B相分别加热(70-80℃)至完全溶解
2、A相缓慢加入B相,保温搅拌均匀
3、将C相加热至50-55℃左右,加入体系中,搅拌均匀
4、降温至25-35℃可逐渐形成凝胶
「配方优势」配方温和,兼顾保湿控油功能,“控油不控湿”;肤感轻盈,水润不油腻,可作为日常调理面霜,用于油性肤质的控油维稳。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配方表
配方工艺
1、将A相加入油锅,搅拌升温70-85℃搅拌溶解分散完全,保温备用
2、将B相加入主锅,搅拌生物至70-85℃,搅拌,均质分散均匀
3、将A相加入B相,均质乳化
4、降温至55-65℃,加入C相(预先加热搅拌溶解完全)
5、降温至40-50℃,加入D相(需预先混合溶解完全)和E相,分散均匀
「配方优势」氨基酸表活为主,温和不刺激,泡沫细腻绵密,易冲洗,洗后皮肤柔软滋润,无紧绷感,兼顾了使用体验与护肤效果,适合追求温和清洁、去油的皮肤。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配方表
配方工艺
1、A相加热(60-80℃)至完全溶解
2、降温至50-60℃时,将B相预先混合分散均匀后加入,搅拌均匀
3、将C相预先混合分散均匀后加入
4、将D相预先混合,加热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入
5、降温至40-45℃,加入D相,搅拌溶解完全
「配方优势」弱酸性配方,无硅油无防腐体系设计;起泡迅速,泡沫绵密丰富;实现了“控油清爽+温和安全”兼具,适合油性头皮日常护理。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配方表
配方工艺
1、A相冷水分散,搅拌升温70-85℃,均质分散完全
2、保温,加入B相,搅拌溶解完全
3、保温70-80℃时,加入C相,搅拌分散完全后
4、降温至50-60℃,加入D相和E相(预先加热搅拌溶解完全),搅拌分散完全
5、降温至40-50℃,加入F相和E相,搅拌分散完全
应用注意事项
(
SHINE+ 超分子水杨酸DES
)
• 螯合剂必备:添加EDTA等螯合剂,防止水杨酸与金属离子结合导致变色;
• 包材选择:避光包装(建议深色瓶/铝管);
• pH范围:配方pH控制在4.0-6.5
SHINE+超分子水杨酸DES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油痘肌皮肤管理的黄金解决方案——从面部到头皮,从驻留到洗去,为研发提供高效落地方案,为品牌打造爆品基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