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做好【四养三防】,疾病退退退!
立秋做好【四养三防】,疾病退退退!
立秋,阳气渐敛,阴气渐长 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一场秋雨一场凉 辗转在高温酷暑中的我们 终于可以享受到凉爽的秋风啦 不过,从养生的角度来说 立秋时节后 湿热还没有完全消退 秋燥就开始发作 暑热和凉寒相互交替 加之昼夜温差逐渐加大 各类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 所以,在自我保健和防护上 建议大家做好 【四养三防】 立秋四养 立秋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此时养生以【收养】为原则,故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以适应秋燥之气。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故在起居上应注意【早卧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在穿衣上也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预收,急食酸头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可适当食用莲子、百合、蜂蜜、枇杷等柔润食物,以滋阴润肺。 立秋后,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运动也应顺应【收养】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 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立秋三防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温仍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懈怠。 此时应尽量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户外或空调房里,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 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百合、银耳、梨等滋阴润喉之品;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少吃辛辣食物,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 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容易引发感冒。 故应注意起居有时,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被。饮食不宜太过贪凉,否则可能会发生腹泻和感冒。 最后提醒大家 立秋后辅以科学的调养 还可以减少慢性病的复发或加重 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