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数据库及企业互动平台

化繁为简,普惠智能:汇川技术的系统性破局答卷

发布者:汇川联合动力
时间:2025-09-10
收藏
已收藏


工控网.

工控网订阅号为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及智能制造全产业链的从业者,提供有用、有料、有趣的专业资讯,让您及时掌控行业动态、洞悉产业趋势。

当“软件定义”、“生态协同”、“全链路”成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高频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趋势的演进,更是行业痛点的集中爆发与解决方案的迭代升级。9月1日,2025汇川技术爆品发布会成功举办,不同于往常单一产品的迭代更新,这次汇川技术抛出了覆盖“设计-制造-传动-执行”全链路的四大架构17款新品,其中不乏“全球首个”、“行业首创”的突破性产品,在业内引发持续热议。

与其说这是一场新产品的集中展示,不如说这是一次对未来工业自动化图景的宣言,一次对“智能制造”底层逻辑的重构。




1

硬核“爆品”:跨界融合带来的突破性创新

本次发布的17款新品,覆盖工业无线、控制、传动、视觉、机器人、气动、能源管理等各个领域,一方面巩固了汇川技术在伺服、PLC、变频器等传统优势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开辟了工业无线、磁驱系统等新的增长赛道,充分展现了汇川技术强大的技术创新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图片

纵观汇川技术此次发布的17款新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跨界技术的融合能力。

INO AIR微型无线方案将通信领域的同步技术引入工业场景,实现了1μs的端到端同步抖动,打破了工业控制必须有线连接的传统桎梏。这种性能指标甚至超过了大多数有线工业总线,解决了长期困扰制造业的线缆维护和柔性生产难题。

同样,InoTS磁驱系统则集成了精密机械设计、高性能伺服控制算法以及先进的运动控制技术,实现了传输、定位与工艺控制的三重性能突破。

更值得关注的是S2.0工业相机引入车用GMSL协议的做法。这体现了汇川技术的技术视野不再局限于工业领域,而是主动寻找跨行业技术解决方案。汽车电子领域的高带宽、长距离传输技术,恰好解决了工业视觉领域的痛点,这种跨界思维值得整个行业借鉴。

这些新品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紧密围绕“场景隐形痛点、需求趋势、新技术”三要素融合打磨而成,是汇川技术“场景与技术深度融合”策略的直接体现。在技术迭代日益加速的今天,这种跨界融合的能力,将成为企业持续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此外,汇川技术此次发布的多款产品都体现了明显的“普惠”特征,并致力于用更先进的技术来降低应用门槛和成本,让更广泛的行业和企业能够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例如,针对特殊环境与通用产线的安全需求,汇川技术推出了MS1-Exd隔爆伺服系统SV670NS安全伺服。MS1-Exd实现了长达10年以上的免电池维护,简化了防爆环境的应用与维护。而SV670NS则通过集成设计,使功能安全方案的部署费用降低高达90%,匹配非安全编码器即可实现多种安全功能。同时,EVO1000EF安全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可轻松扩展,让全产线在继承现有标准系统的基础上,高效、低成本地提升功能安全等级,真正实现“安全方案惠及千行百业”。


2

架构升维,“软件定义自动化”的价值内核

深入制造业一线,我们不难发现,数字化转型的口号之下,企业普遍面临投入与产出失衡的局面:投入巨大却收效缓慢,局部优化却难以带动全局提升。这背后,暴露出的是更深层次的系统性困境,许多企业在推进自动化时,虽引进了先进设备和软件,却陷入了“信息孤岛”的困境,数据无法互通,价值难以体现。设计、生产、运维等环节缺乏协同,信息断层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工作。更关键的是,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现有系统往往缺乏灵活性,高昂的改造成本让企业对拥抱新技术心存顾虑。

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使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闭环,严重制约了整体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汇川技术此次同步推出的FA(工厂自动化)、运控、传动、机器人四大架构,正试图从底层逻辑上解决这一问题,构建一个覆盖“设计-制造-传动-执行”全链条的协同体系,旨在解决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全链路协同缺失”的根本问题。

这种由“点”到“面”的战略升级,标志着汇川技术正在从一个优秀的产品供应商,向一个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构建者角色演进。

FA架构通过iFA平台打通概念设计到制造投产的壁垒,用统一数据底座减少设计浪费。

运控架构致力于让智能化成为设备标配,通过智能部件升级、融合总线创新和轻量APP平台,降低智能化门槛。

传动架构强调能源流与信息流的高度协同,追求极致能效和预测性维护。

机器人架构则推动机器人从“机械臂”向具备感知、协同和决策能力的“智能体”进化。

这四大架构的提出,是对“软件定义自动化”理念的具体实践。从iFA Evolution设计平台到InoCube数字化平台,汇川技术正将软件能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背后,是对工业自动化未来竞争维度的判断,即未来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硬件性能的比拼,而更多地体现在软件生态、系统集成能力和对复杂场景的理解深度上

汇川技术试图通过这套架构,构建一个开放、协同、可进化的平台,吸引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共同丰富应用场景,形成生态壁垒。这不仅是技术自信的体现,更是对未来工业形态演变趋势的前瞻性判断。其核心逻辑在于“让复杂变简单,高端变普惠”,通过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降低制造业智能化的整体门槛。


3

定义未来,开创新局

汇川技术2025年的这场爆品发布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信号。它清晰地表明,中国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于在既定规则下的“跟跑”或“并跑”,而是开始尝试通过系统性的架构创新,定义行业的未来标准和方向。从聚焦“爆品”到发布“架构”,从硬件驱动到软件赋能,汇川技术正在构建的,不仅仅是一套自动化解决方案,更是一个能够赋能千行百业、驱动智能制造变革的开放生态系统

当然,这条道路并非坦途。如何让市场和客户真正理解和接受这套新架构?如何快速构建起一个繁荣的生态?如何在与国际巨头和国内新势力的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这些都是汇川技术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敏锐的市场洞察以及强大的执行力,汇川技术已经在这场定义未来的竞赛中占据了有利的起跑位置。这场由“爆品”引发的底层变革,正在深刻地塑造着中国工控的未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