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5项!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公布~
大唐5项!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公布~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经专家评审和公示,中国大唐共有5项技术装备入选,一起来看。
自大唐中宁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启动以来,中宁公司组织中铁设计、武汉岩土所、科研总院、中储国能等联合研发单位,梳理总结项目创新性和示范意义,聚焦软岩地质条件下的技术瓶颈,从软岩地质条件下内衬硐库地下储气技术研发和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集成两个方面攻关,研制出《基于软岩地下储气库的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通过选址调研、试验论证与工程实践,项目破解了高压地下储气库在软岩环境下的技术难题,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我国广大区域地质条件的压缩空气储能人工地下储气系统解决方案,不仅破解了软岩地质储气难题,更拓展了深地空间气体存储的应用场景,为天然气、氢气等能源气体存储提供了新思路,推动地下储气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际价值。
由大唐科技创新公司自主研发的“绿电制氢耦合煤化工一体化能量管控平台”,是国内首台(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系统。该平台有效攻克了风光出力波动与制氢连续生产需求难以匹配、多能耦合系统跨时间尺度调控困难等关键技术难题。平台集成了“风光氢储”优化调度、功率实时平衡控制、电解槽柔性群控及智能启停规划等核心功能,实现了风光发电与制氢、储能的高效协同运行,为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首个“风光氢储”一体化能量管控平台,曾荣获“2025年河北省企业典型创新案例”,并成功应用于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截至2025年6月,该项目制氢用电量累计5106万千瓦时,绿氢制备967万标方,增产甲醇4029吨。这一研发成果不仅为多伦项目强力赋能,更填补了行业空白——为绿电制氢耦合煤化工领域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与可复制技术模式,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中国大唐科技创新的新动能。
大唐八宿风电项目是目前世界在役最高海拔、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项目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场区平均海拔5050米,最高海拔5200米,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项目于2024年10月并网发电。
自项目启动以来,大唐西藏公司充分发挥业主单位牵头作用,联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设备制造商和科研院所,针对超高海拔地区低空气密度、复杂风况和极端气候等条件以及挑战,联合开展风电创新技术攻关,进一步优化设计风机冷却、润滑、液压系统,成功研制应用5300米级超高海拔大容量风电机组。该项目有效解决了机组在高海拔地区推力下降、叶片失速等问题,成功突破了低温适应性、电气安全等技术瓶颈,填补了行业在超高海拔环境下耐低温、防雷击、高效散热和电气绝缘性方面的空白,显著提升了机组在极端环境下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成功构建完整的超高海拔风电机组自主研发体系,推动了风电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
“20MWth化学链燃烧发电成套装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化学链燃烧发电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开展设计制造。该项目由环境公司牵头,联合科创公司、江西分公司、东方锅炉、清华大学等10余家顶尖高校及龙头企业,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验证”全链条创新团队,并在大唐抚州电厂开展示范工程建设。该项目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首台20MWth煤/生物质化学链燃烧发电工业示范,进行全链条系统化建设,突破化学链燃烧工业放大难题,填补国际上化学链燃烧发电的技术空白。
该装置绿色低碳效益显著,相较当前CCUS技术300元/吨的碳捕集成本直降50%。装置投运后,年捕集高纯度CO₂约3.5万吨,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增采、食品加工、化工合成等领域,助力构建跨行业低碳产业链,为全国碳交易市场提供核心资源支撑。
大唐科研总院华北院与中国煤科北京天地融创联合攻关的“面向新一代煤电的深度调峰逆喷式多级预热高效燃烧装备”,集多种先进稳燃机理于一体,从燃烧组织根源上重构了煤粉预热路径,极大增强了煤粉在超低负荷下的稳燃能力和燃尽特性,成功构建了满足煤电机组超低负荷稳定运行要求的灵活高效多级预热燃烧技术体系。其突出优势在于,可在常规煤粉锅炉现有现场空间条件下便捷安装,完全满足系统及设备布置要求,实现机组深度调峰工况下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经济效益显著。
该首台(套)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为解决燃煤机组低负荷稳燃能力差、调峰能耗高等关键难题,提供了全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案与装备选择,对我国煤电的清洁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