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数据库及企业互动平台

首单!核能供热领域首笔碳普惠交易

发布者:中国核电
时间:2025-09-28
收藏
已收藏

中国核电1.png

近日,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秦山核电联合地方环保部门推进完成浙江零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与海盐某公司正式签订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协议,由零碳热力公司向海盐某公司出让104吨二氧化碳核证减排量,该减排量将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此次交易不仅是秦山核电及地方政府通过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首次探索,更标志着核能供热领域首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正式落地,为核能供热的减排价值转化树立行业标杆,更对碳普惠市场生态完善与核能供热行业升级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核电2.jpg

从市场影响来看,此次交易填补了核能供热领域碳普惠交易的空白,为碳普惠市场注入重资产型减排项目的新样本。核能供热这类规模化减排项目的纳入,不仅丰富了碳普惠资产的供给结构,更有效提升市场交易标的的稳定性与价值含金量。同时,“以碳代偿”的应用场景创新,响应十部门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认购碳汇替代修复”的政策导向,为碳普惠减排量开辟司法与环境治理领域的刚性消纳渠道,有助于破解碳普惠资产“消纳难、价值弱”的行业痛点,增强市场主体参与碳普惠交易的积极性。

对核能供热行业而言,此次交易的落地具有里程碑式的示范意义。长期以来,核能供热的环保价值多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缺乏市场化的价值量化与转化路径。秦山核电依托海盐县入选全省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县的政策契机,积极协调地方碳普惠专项小组,凭借在核能供热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数据优势,推动《海盐县核能集中供热碳普惠方法学》成功纳入地方碳普惠方法学体系。通过方法学构建与交易实践,首次将核能供热的减排量转化为可变现的碳资产,为行业树立“环保价值—市场价值”的转化标杆,形成“供热收益+碳资产收益”的双重盈利模式,加速推动其他地区核能供热项目的落地进程,该交易验证了核能供热在减污降碳协同中的核心价值,为行业争取政策支持、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核电3.png
图片

未来,秦山核电将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市场主体的合作,依托日趋成熟的减排量核算体系,进一步推动核能供热碳资产的市场化运作,为全国核能供热行业提供可推广的“秦山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