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A2025 |术锐全球首发「S+单多孔融合一体化系统」震撼亮相中国原创力量引领全球微创外科新格局
2025年9月4日,初秋的大连,海风携着书卷气息吹拂渤海之畔。中华医学会第三十二届泌尿外科学术会议(CUA2025)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启幕。这里,学术与理想交汇,智慧与责任激荡;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权威专家汇聚于此,共同描摹外科创新的蓝图,擘画微创未来的新篇章。
在这一学术盛会的舞台上,北京术锐机器人公司正式发布「S+单多孔融合一体化系统」。这一系统全球首创地将单孔、多孔、混合孔三大模式深度集成于同一平台,真正做到了 “一套系统,多平台切换”。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临床应用、合规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系统性回应。
技术革新:单多孔融合一体化系统重塑手术平台
手术机器人技术不断迭代,从多孔的普及到单孔的突破,展现了外科微创持续深入的发展路径。多孔在推动微创外科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单孔凭借切口更小、创伤更轻和术式拓展潜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专家视作未来外科的重要方向。如何让单孔真正走向主流,并逐步承载起更多外科需求,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课题。
术锐发布的「S+单多孔融合一体化系统」,以单孔为核心架构,实现了单孔、多孔、混合孔在同一平台的深度融合与灵活切换。它不仅突破了单孔在应用范围上的传统限制,也为医生在不同场景下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成熟与应用拓展,单孔有望逐步成为微创外科的主要模式,而这套系统正是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里程碑。
凭借蛇形臂的原创优势,术锐推动单孔手术从“可行尝试”迈向“常规应用”,拓展了多孔和混合孔的临床边界,并在全球微创外科的标准制定中逐步掌握主动权。
循证成果与规模化应用:单孔逐渐成为主流
术锐基于蛇形臂平台,已实现64项首例创新术式,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30篇学术论文(包括《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影响因子15.3),在国产机器人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处于领先地位。在CUA2025大会专题学术环节中,王林辉教授总结了团队在复杂手术中的应用经验,为技术推广奠定了宝贵基础;朱清毅教授团队的三期临床试验验证了单孔机器人系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多项成果的发布进一步巩固了单孔机器人在微创外科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了其全球应用的快速发展。
值得期待的是,三台高难度手术将于CUA2025大会现场进行直播:王林辉教授将率先演示前列腺癌根治术,朱清毅教授紧接着完成肾部分切除术,最后由汪朔教授再度演示前列腺癌根治术,为展示画上精彩的句点。这些手术将展示蛇形臂技术在复杂解剖下的灵活性与稳定性,突显单孔手术在微创与精准手术方面的独特优势。
从国内领先到国际认可:中国原创单孔机器人加速突围
S+创新手术平台:进化无止境
在CUA2025的舞台上,术锐重磅发布 “S+创新手术平台”。以“进化无止境”为理念,该平台集成了单多孔融合系统、S+视野平台、智能化器械与超低延时远程技术,全面展现了中国原创手术机器人体系化创新的最新成果。
S+平台的问世,不仅意味着一次技术迭代,更预示着中国外科机器人正在形成持续进化、面向未来的创新格局。它为临床实践开辟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为科研探索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点,也为学科建设与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术锐愿与广大泌尿外科专家及临床同道携手同行,共同推动极致微创的持续演进,让“中国原创”在全球微创外科舞台上奏响最强音,开创单孔手术乃至微创外科的全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