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册·48|一年3500万元,老渔村如何有了新生意?
发布者:锦浪科技
时间:2025-09-12
收藏
已收藏
“一年下来,收益相当不错,光是发电收入就达到3500万元。” 在黄梅县太白湖畔的稻场湖村,上千亩鱼塘悄然变身“聚宝盆”。曾经传统的水产养殖区,如今依托“渔光互补”模式,实现了“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绿色升级——既产出了清洁电力,也改善了养殖环境,让老渔民有了新盼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70MW,有效利用广阔的水面资源,铺设光伏板发电,却不影响鱼虾蟹的自然生长。每年电站发电量高达8415.18万度,在实现可观收益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区域碳排放。
更令人惊喜的是,电站还为水产物创造了更优的生长环境。“每年五月螃蟹转苗,最怕高温暴晒”,当地养殖户表示,“有了光伏板的遮荫,水温下降、藻类繁殖得到控制,鱼的肉质也变得更好了。”
水面光伏项目环境复杂,高温、高湿、盐雾腐蚀,以及日常维护难度大,是对逆变器设备的严峻考验。锦浪逆变器凭借IP66高防护等级、防PID功能及优异的高温输出性能,从容应对滩涂、水面等苛刻环境,保障电站持续稳定发电。
“渔光互补”不仅实现了清洁电力输出,也切实助农增收。该项目成功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养殖相结合,形成“板上发电、板下养鱼”的循环经济模式,成为区域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
这片千亩鱼塘,不再只是普通的水域,更成为一座融合自然生态与绿色能源的“希望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