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溇水答卷:护一江碧水 促老区振兴

发布者:湖北能源
时间:2025-09-16
收藏
已收藏

“我们既要发电,也要守护好这条河流的生态链。”


江坪河电站建成后,提升库区水质和生态修复成为重中之重。湖北能源溇水水电公司投资近5亿元,先后实施7个环保水保项目,一方面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溇水流域污染源头治理、环境保护和漂浮物清理,另一方面严格做好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处置,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和自然水体。


图片

▲芭蕉河水库饮用水源


图片

江坪河电站上游的芭蕉河水库属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特别是在夏季,碧绿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周围的植被与水面交相辉映,被誉为“梦幻之境”。


“别看我们电站小,直接保障着下游鹤峰县5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芭蕉河电厂负责人林露说,为了保障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电站每年向鹤峰县城供水1825万方。


“保留这些水用来发电虽然能增加营业收入,但是让一方好水造福于民,也是央企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林露表示。


为减少水电站建设对溇水流域鱼类资源的影响,溇水水电公司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江坪河鱼类增殖站,从2020年开始,每年定期向溇水河投放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等珍稀鱼苗,至今已开展增殖放流11次,共投放鱼苗156.8万尾促进溇水河流域鱼类种群恢复。鱼类增殖站工作人员还搭建了2万个人工鱼巢,每年的56月份开始陆续为鱼儿筑起人工“产房”,8月份前后拆除,一年下来预计有4000万粒鱼卵在此孵化。


溇水水电公司副总经理周国胜介绍,增殖放流只是水生生物保护的一部分,为更好保障水库上下游水生生态环境江坪河电站通过发电分层取水,将生态链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每年春、夏季节,水库深层水温与下游河道水存在较大温差,不利于鱼类的繁殖和发育,实施分层取水,实现了对溇水江坪河及淋溪河水域鱼类资源的有效保护。


图片
▲扶贫产业路

溇水水电公司还通过场地平整、覆土绿化、防护工程等措施修复栗山坡料场,让采石场添绿生“金”,变成油菜花的海洋。走进电站库区,碧波万顷,鱼翔浅底,呈现一幅山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江坪河电站的效益远不止于发电。电站建设期间,溇水水电公司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改善周边乡村基础设施拓宽11条72公里库区道路,解决2000余名群众出行难问题架起了3座大型“连心桥”助推周边4个乡镇约6万人口助农增收上缴税费2.25亿元,成为鹤峰县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骄阳映照下的燕子镇新行村在湖北能源帮扶下种植的金果梨共有500亩,放眼望去,一串串沉甸甸的黄金梨缀满枝头,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村民覃文菊正忙着打包装箱,他所承包管理的黄金梨面积约25亩,预计每亩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


图片

山山堪作画,岸岸可垂纶


如今,讲起库区旅游,移民新村的蔡老板喜笑颜开。“江坪河电站建成后,我家的民宿餐馆天天订单爆满。游客在网上刷到我的视频,便对武陵山区的山水充满向往家人来露营。此外,溇水河上游五龙山风景区也成了网红旅游打卡地。每当夜幕降临,溇水河与两岸夜游景观灯交相辉映,勾勒出如梦似幻的浪漫夜景,可谓“山山堪作画,岸岸可垂纶”。


溇水水电公司总经理康烽感慨地说,江坪河电站的成功建设运行,带动航运、旅游、渔业等产业发展,形成“水电站+生态+旅游+民生”的融合发展模式。证明只要坚持“两山”理念,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完全可以同频共振、互利共赢。


“溇水水电公司继续以绿色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为鄂西山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能。”康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