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擎朗人形机器人驶入产业化快车道

发布者:擎朗智能
时间:2025-09-02
收藏
已收藏


今年,“具身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出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赛道的典型业态。以擎朗智能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正迎来行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Q

什么是“人工智能+”行动

国家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Q

“人工智能+”行动发展目标

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划重点1

政策大力支持

具身智能发展

《意见》高度重视具身智能技术,并多次提及具身智能相关明确强调“发展具备感知、认知和行动能力的智能体系统”,提到支持“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服务、制造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并指出“促进通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和“支持智能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从国家层面为具身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和有力背书。

此外,《意见》提出“构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高速网络、算力平台与数据资源体系等,这些举措将为人形机器人的云端协同、大规模部署与应用落地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成熟与发展。


划重点2

六大重点领域为具身智能

机器人提供多重落地场景

《意见》详细列出了人工智能重点应用的六大重点行动领域,包括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等主要行业领域均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了落地场景。

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部分

强调“加快服务业向智能驱动的新型服务方式演进,推动现代服务业向智向新发展。探索无人服务与人工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

2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部分

提出“培育覆盖更广、内容更丰富的智能服务业态,支持开辟智能助理等服务新入口。”

3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部分

表示“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支持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和医疗服务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






对于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表示备受鼓舞。擎朗智能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全球化应用落地,并已取得显著成果: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产品畅销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

李通强调,擎朗多年来积累的海量真实场景数据以及产品畅销全球的落地经验,与“人工智能+”行动所倡导的“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服务、医疗等领域的深度融合”高度契合。特别是其中提到的“构建高质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集”、“支持智能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等内容与擎朗智能构建“物理世界数据闭环”的方向高度一致。这一纲领性文件不仅坚定了擎朗的战略方向,也为整个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正如《意见》所指出的,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擎朗智能将继续以“通用+专用”机器人为新一代智能化载体,扎实推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赋能千行万业智能化转型,助力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关于擎朗智能

擎朗智能(KEENON Robotics)成立于2010年,作为全球顶尖的通用+专用人形机器人公司,依托全栈自研技术体系与“研发-智造-落地”全链条闭环能力,构建了人形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行业最全品类的产品矩阵。


作为全球商业化落地规模最大的服务机器人企业,擎朗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业务覆盖餐饮酒店、医疗康养、工厂商超等全生态场景。凭借自有智能化生产基地与全球化运营网络,擎朗的产品畅销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在韩国、荷兰、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设有子公司/办公室,全球80余个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