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免疫疗法助力开辟肿瘤免疫治疗新纪元
【摘要】
免疫疗法成癌症治疗新趋势,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发病率与病死率的不断增长,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迅速。根据Frost & Sullivan的统计预测,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在2030年预计达4825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将增加至6831亿人民币。目前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以靶向药物为主,并呈现出向免疫疗法转化的趋势。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目前仍以化疗药物为主,免疫疗法仅占7.5%的市场份额,至2030年,免疫疗法市场份额预计将增至39.9%,市场潜力巨大。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细胞免疫治疗已逐渐发展成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细胞免疫治疗主要以T细胞免疫治疗为主,为了增强靶向性、降低脱靶毒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不断推成出新,发展出引入了基因改造技术的CAR-T、CAR-NK、TCR-T、CAR-M和未经基因改造的TIL、LAK、DC、NK等产品,应用于包括血液瘤和实体瘤等多种恶性肿瘤治疗。面对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细胞免疫治疗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CAR-T疗法赛道火热,国产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细胞与基因治疗结合的治疗手段(CGT)具有更高的靶向性和灵活性,为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选择。CAR-T细胞技术是CGT在恶性肿瘤领域的主要应用,也是发展最成熟的细胞治疗技术,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监管部门的广泛认可。据Frost & Sullivan预测,全球 CAR-T 市场将在2030 年达218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将从2021年的2亿增长至2030年的 289 亿人民币,CARG达45.0%。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国产企业纷纷布局,目前在研项目数量已超500项,不断传来新进展,未来中国CAR-T疗法领域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风险
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产品研发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正文】
1.抗肿瘤市场稳步增长,免疫治疗将成主流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可支配的医疗支出不断增长,面对无法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创新型治疗手段不断出现,促进全球医药市场蓬勃发展。其中,由于持续增长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高昂的治疗费用,抗肿瘤药物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根据Frost & Sullivan统计预测,2016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占整体药物市场的8.1%,至2030年预计增至22.9%,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达4825亿美元。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在2016年占据整体药物市场的9.4%,预计到2030年占比将增至22.8%,市场规模预计增至6831亿人民币。
目前全球的抗肿瘤药物市场以靶向药物为主,占整体市场的60.4%,免疫治疗与化疗药物的占比分别为23.4%与16.3%。预计到2030年,免疫治疗药物市占比将超越靶向药物增长至47.6%;目前中国的抗肿瘤药物市场仍以化疗为主,占整体市场的63.4%,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药物分别占比29.1%与7.5%,预计到2030年,靶向治疗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市场占比将分别增长至45.9%与39.9%。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免疫疗法将逐渐发展成为抗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图表 1: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及预测,按肿瘤药拆分,2016-2030E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innoHere研究绘制
图表 2: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及预测,按肿瘤药拆分,2016-2030E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innoHere研究绘制
图表 3: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按照治疗方式拆分, 2020 vs 2030E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innoHere研究绘制
图表 4: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按照治疗方式拆分, 2020 vs 2030E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innoHere研究绘制
2.国家政策与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细胞免疫治疗市场快速发展
根据我们对生物医药产业图谱的梳理和划分,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在治疗用生物制品领域内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全球细胞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我国起步虽晚,但进展迅速,目前已有多款产品进入临床后期,研发数量居全球第二,紧跟美国。此外,国家政策也大力支持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基因与细胞治疗行业规范已逐渐完善,今年颁发的《“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更直接点明要重点发展免疫细胞治疗产品,预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利好政策颁布,我国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细胞免疫治疗较其它治疗手段具有特异性好、适应性高、持久性强等优势,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基因工程的引进,已逐渐发展成肿瘤治疗的主流手段。细胞免疫治疗所利用的细胞可来源于自体细胞或同种异体细胞。相较之下,自体疗法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而同种异体疗法可大规模生产用于多个患者,更易商业化。 根据是否进行基因编辑,细胞免疫治疗又可分为经基因改造的CAR-T、CAR-NK、TCR-T、CAR-M和未经基因改造的TIL、LAK、DC、NK等产品。其中,CAR-T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发展最为成熟,受到全球范围内监管机构的广泛认可,且适应症广泛,目前已大规模应用于多种晚期血液肿瘤治疗中,未来有向实体瘤拓展的趋势。国产企业也纷纷布局CAR-T领域,是细胞免疫治疗重点竞争赛道。
3.CAR-T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国产产品获批在即
CAR-T细胞技术是基于T细胞的一种免疫技术,该方法利用患者自身的T细胞,通过基因编辑加入嵌合抗原受体(CAR),从而形成 CAR -T细胞,能够有效地识别并杀死肿瘤以达到治疗果。自2017年首个CAR-T产品获批以来,细胞免疫治疗市场发展迅速,由2017年的约0.1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1亿美元,未来五年预计以53%的CAGR增长,到2025年,全球CAR-T市场规模预计达90亿美元。中国 CAR-T市场较全球市场虽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2021年中国首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至今已有2 款产品由中国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上市,根据预测,2025年中国CAR-T市场预计增至12亿美元。
CAR-T疗法主要包括4个步骤:血液收集、T细胞分离与活化、T细胞修饰与扩增、以及T细胞的保存与回输,其中,T细胞的修饰与扩增是CAR-T疗法的技术关键。目前CAR-T产品已发展至第五代,CAR-T疗法亮眼的临床表现引得各大企业纷纷布局。2022年共有四款国产CAR-T产品申请NDA, 同时还有多款产品准备申请上市,预计在未来将会有多款国产CAR-T产品获批上市。
图表 5:全球与中国CAR-T细胞疗法市场规模, 2017-2025E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innoHere研究绘制
4.领域投资图谱梳理化
我们本次梳理了国内30家已获得主流机构投资的创新公司纳入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投资图谱。从融资阶段上来看,进入C轮以后的有4家,A轮-B轮阶段的有21家,A轮之前的早期公司有4家。从所在地区来看,北京有10家,上海有2家,江苏省有7家,广东省有3家,四川和安徽省有2家,其余在贵州、湖南、山东和浙江省各1家。
图表 6: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投资图谱
资料来源:innoHere研究绘制
图表 7:创新型预防性疫苗领域创新公司梳理
公司简称 | 主营业务 |
诺亚厚浦 | 细胞免疫技术研发与治疗、细胞制备及储存、细胞大数据建模与分析、PBMC医药全产业链应用 |
茂行科技 | 脑部肿瘤的通用型CAR-T公司 |
颐昂生物 | 生物科技(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除外)和医疗科技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
拜西欧斯 | CIK、NK、双特异性抗体、热休克蛋白,主要针对肿瘤癌症患者,辅助手术、放化疗,提供免疫细胞治疗 |
卡替医疗 | CAR-T、TCR-T,血液肿瘤免疫治疗 |
华赛伯曼 | 针对实体肿瘤的TIL细胞药物 |
艺妙神州 | 自主研发的新一代CAR-T技术 |
驯鹿医疗 | 肿瘤领域细胞疗法的研发,使用工程化的自体/同种异体T细胞疗法治愈癌症 |
宜明细胞 |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CGT) 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为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生产注册各阶段提供CDMO服务 |
再极医药 | 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急髓性白血病、多种实体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产品 |
铭时基因 | 肿瘤液体活检和运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主要集中于CAR-T技术) |
科贝生物 |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临床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开发 |
北恒生物 | 通用型细胞免疫治疗(UCAR-T)产品开发及商业化 |
天科雅 |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研发与产业化(TCR/CAR-T开发平台) |
华夏英泰 | 创新型基因编辑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开发及商业化 |
益安博 | 量化评估免疫力,基于免疫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疾病分析系统,人工智能抗体筛选服务 |
TriArm星尘生物 |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和产品开发 |
天劢源和 | 拥有免疫治疗抗体技术平台 (iTAbTM),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创新药物研发 |
谱迪生物 | 复杂疾病早期诊断联检试剂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
新景智源 | 实体瘤的TCR-T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开发、临床治疗技术研发和转化 |
艾信兰生物 | CAR-T技术、TCR基因转导技术、自体干细胞临床应用技术、肿瘤融合细胞疫苗产业化技术、microRNA(微小RNA)调控技术 |
美鑫达医疗 | 直接免疫组化检测试剂 |
智瓴生物 | 拥有YoungTIL-Exp和NanoE两大技术平台,专注工程化实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创新药的研发 |
马力喏生物 | CAR-T细胞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发和商业化 |
诺未科技 | NewishT细胞治疗平台,自体记忆性淋巴细胞注射液——全球第一款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以中央记忆T细胞为主成分的细胞治疗产品,用于各类实体肿瘤手术之后预防复发 |
翊博普惠 | 拥有CelArtics-DC体外扩增培养技术平台,专注于创新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研发,以治疗恶性肿瘤及难治性病毒感染性疾病 |
天合生物 | - |
中盛溯源 | 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为基础的iNK、CAR-NK、CAR-T疗法 |
瑞顺生物 | 现货通用型DNT免疫细胞疗法、血液和实体肿瘤的全球创新免疫细胞药 |
资料来源:innoHere研究绘制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中国疫苗市场准入门槛高,行业监管严格,行业政策的变动可能影响疫苗的批签发和终端价格从而影响疫苗产品的销售。
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外疫苗市场发展迅速,在研产品陆续上市,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会导致疫苗销售不达预期。
产品研发不达预期。疫苗研发难度大,投入高,周期长,存在疫苗产品研发失败和研发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